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其二)

几载岩居梦亦清,手栽松竹喜初成。

君王自合天明畏,我辈宁关世重轻。

残卷未容资蠹食,好山重许对鸡鸣。

却愁心学人稀讲,满耳高谈了治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罗钦顺所作的《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清雅生活,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几载岩居梦亦清,手栽松竹喜初成”,诗人回忆数年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亲手种植的松竹初见成果,心中充满喜悦。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松竹常被喻为坚韧不拔、高洁之士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颔联“君王自合天明畏,我辈宁关世重轻”,通过对比君王与普通人的不同心态,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世俗的淡然态度。君王因权力而畏惧天命,而作为普通人,诗人则不以世间的荣辱得失为重,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颈联“残卷未容资蠹食,好山重许对鸡鸣”,描述了诗人阅读未尽之书卷,不愿被虫蛀蚀,同时期待再次见到美好的山景,听到鸡鸣之声。这既是对知识的珍视,也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与物质双重追求的平衡。

尾联“却愁心学人稀讲,满耳高谈了治平”,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深奥的学问难以被人理解,希望有人能倾听并讨论,共同探讨治理国家之道。这反映了诗人不仅追求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发展,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其对知识、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白鹿洞(其一)

偶寻白鹿洞中春,初识庐山面目真。

双瀑下垂深岁月,五峰高耸切星辰。

笃生豪杰宁无继,雄镇江湖合有神。

安得结茆当绝顶,此生长作看山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白鹿洞(其二)

肩舆晨发路逶迤,树老山深日上迟。

古洞有名传白鹿,斯文无恙仰先师。

瓣香喜遂平生愿,遗刻贪寻绝妙辞。

指点重劳贤别驾,不妨深酌更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白鹿洞(其三)

断冈深谷少人行,逢著山花不识名。

水满稻田群鹭下,林藏茆舍一鸡鸣。

儒冠夹道仪俱肃,石刻临溪字半明。

追省旧游多漫浪,斯文今日最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杨晋叔京兆之任

玉立班行忆共朝,金陵重睹旧风标。

九天召命来何速,千古心期话未消。

酌别盏香初压酒,过江帆趁欲归潮。

都人合识韩京兆,佛骨端能手自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