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荷

有客方笑歌,谁人吟败荷。

但言为秋惜,不道碍船过。

折柄刺芒在,乱丝根本多。

江头浪如屋,今夜奈风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败荷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有客方笑歌”,描绘了一幅欢愉的画面,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即将展开的哀愁情绪。接着,“谁人吟败荷”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诗的主题——败荷。败荷,即枯萎凋零的荷花,常被视为秋天的象征,蕴含着季节更替的哀愁。

“但言为秋惜,不道碍船过。”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人们只是惋惜秋天的到来,却未意识到这秋意已悄然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船只的行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使得败荷的形象更加生动。

“折柄刺芒在,乱丝根本多。”这两句详细描写了败荷的形态特征。折断的荷柄上还残留着刺芒,乱丝般的茎叶中隐藏着众多的根部。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也暗示了败荷生命力的顽强,即使在衰败之际,仍能展现出坚韧的一面。

“江头浪如屋,今夜奈风何。”最后两句将败荷置于更大的自然背景之下,江面波涛汹涌,如同房屋一般高大,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同时,诗人借由“今夜奈风何”的疑问,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败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通过对比、拟人、细节描写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既哀愁又壮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杏花(其一)

窗外花开红满枝,董生正下读书帷。

东风到晚殊无定,今夜清香属阿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杏花(其二)

一点胭脂淡染腮,十分颜色为谁开。

残灯欲尽书帏闭,犹有清香半夜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双头芍药(其一)

金谷栽培异,春皇养育殊。

一枝轻耸翠,双萼密承朱。

根是鸳鸯化,生来姊妹俱。

同行虽有伴,并寝总无夫。

共鉴匀妆脸,偷霞点绛肤。

东邻与西子,谢女共罗敷。

解佩还曾否,为云总解无。

情深难独步,力弱易相扶。

卓氏弥伤寡,长门愈恨孤。

斗誇红粉面,齐著绣罗襦。

尽好藏金屋,谁堪作舞姝。

郎须待刘阮,家想住秦吴。

翠幕浑遮步,雕阑并向隅。

黄金难买笑,为尔倒金壶。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双头芍药(其二)

国艳妆成总一般,月娥霜女不相干。

春闺有恨须招伴,夜帐无夫并怯寒。

谁道皇英沈水去,好教刘阮凭阑看。

阳台云雨如俱解,妒宠争妍有万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