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诗(其一)

毓秀含华十六龄,慈帏口授十三经。

奇文不欲撑天地,大节偏教揭日星。

何姓移刘亡汉室,谁人复楚乞秦廷。

愿从一死明忠孝,碧血应留万古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十六岁才女才华出众,慈祥的母亲亲自教她诵读十三经。
她不以奇异的文章追求名利,反而坚守大节,如同揭示日月星辰般光明。
姓何的女子如同刘邦颠覆了汉朝,又有谁能像她那样在秦国朝廷求取复兴楚国的机会。
她渴望以一死来彰显忠诚和孝道,她的碧血将永远流传,永垂青史。

注释

毓秀:才女出众。
华:才华。
十六龄:十六岁。
慈帏:慈祥的母亲。
口授:亲手教授。
十三经:儒家经典著作。
奇文:奇异的文章。
撑天地:追求名利。
大节:高尚的节操。
揭日星:揭示日月星辰般的光明。
何姓移刘:姓何的女子颠覆汉室。
亡汉室:推翻汉朝。
复楚:复兴楚国。
乞秦廷:向秦国朝廷求取机会。
明忠孝:彰显忠诚和孝道。
碧血:烈士的鲜血。
万古青:永远流传,永垂青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子徐元娘所作的绝命诗之一,表达了她对忠孝观念的坚守和对自己命运的悲壮抉择。诗中,徐元娘自述在十六岁时已饱读经典,尤其是十三经,显示出她的才情与学识。她虽有才华,却不愿单纯追求个人声名,而是希望以自己的品行和节操照亮社会,如同日星般璀璨。

诗中提到的“何姓移刘亡汉室”暗指自己家族或国家的衰落,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而“谁人复楚乞秦廷”则暗示了她在逆境中寻求救国之道,甚至不惜向敌方低头,以求保全忠义。最后,她表明宁愿以一死来彰显忠孝精神,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希望自己的忠诚和孝道能流传万世,永垂不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徐元娘作为一个女性在乱世中的坚韧与决绝,以及对传统道德价值的坚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2)

徐元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二)

国栋帡幪不日成,天河星斗宿檐楹。

台符影烛江山丽,赤舄光临草木荣。

猿鹤从今惊夜帐,盐梅行复作和羹。

衰颜白发尘埃客,狂斐裁诗继颂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一)

注意惟闻简帝心,聊成退老寓登临。

放怀绿野岩瞻重,寄傲平泉国念深。

海阔水云和岛屿,时清钟鼓乐园林。

谢公岂久东山趣,天下苍生傒作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方干岛

平生心事白欧知,一卷云庵处士诗。

占得镜中奇绝处,祇缘身值广明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白楼亭

江左名流共往还,白楼何许只青山。

不须商略闲今古,物换星移俯仰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