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齐梅麓先生

十载梁溪歌乐只,征从荒后见艰难。

每怀乌鸟思归里,岂为鲈鱼始挂冠。

洛下将登耆宿列,江南已作斗山看。

满堂丝竹堪娱乐,其奈苍生望谢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汪承恩所作,名为《呈齐梅麓先生》。诗中充满了对齐梅麓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首联“十载梁溪歌乐只,征从荒后见艰难”描绘了诗人与齐梅麓先生交往十年间,见证了国家从战乱后的艰难恢复过程。这里的“梁溪”可能指的是某地或某种象征,代表了诗人与齐梅麓先生共同经历的岁月。

颔联“每怀乌鸟思归里,岂为鲈鱼始挂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或许有归隐之意。乌鸟思归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鲈鱼”则出自张翰典故,常用来指辞官归隐。

颈联“洛下将登耆宿列,江南已作斗山看”表明齐梅麓先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他被尊为老一辈的领袖,并且在江南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这里通过“斗山”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齐梅麓先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尾联“满堂丝竹堪娱乐,其奈苍生望谢安”表达了诗人对齐梅麓先生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其能为百姓带来福祉的期待。丝竹代表音乐和艺术,暗示齐梅麓先生能够以文化娱乐的方式影响民众;而“谢安”则是东晋名相,以其治理国家的才能和对人民的关怀而著称,此处借以表达对齐梅麓先生的极高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齐梅麓先生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其对国家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

收录诗词(1)

汪承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望楼秋眺诗

絜身跻秘阁,西北有高楼。

游目四野外,登高望九州。

逍遥越城肆,飞宇若云浮。

晨兴展游眺,临此岁方秋。

析析寒沙涨,猎猎晓风遒。

仰听离鸿鸣,俯观江汉流。

窗中列远岫,天际识归舟。

凝霜沾野草,翻浪扬白鸥。

极望无讶崿,迅足羡远游。

金风扇素节,祥飙被綵斿。

天子命上宰,发鞍高岳头。

帷帟尽谋选,笳鼓震溟州。

西收边地贼,毕景逐前俦。

所以占此土,复得还旧邱。

甲第始修营,黍稷盈原酬。

高楼一何峻,虽客犹愿留。

置酒坐飞阁,缓带倾庶馐。

我皇秉至德,川岳遍怀柔。

托身文墨职,何惧泽不周。

待时属景运,功名良可收。

符成江南曲,本目荆山璆。

寒城一以眺,旷然消人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急智靖变图

御火有程序,缓急得其宜。

仁智两无亏,陋彼宋伯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手援众溺图

见义勇于为,荦荦碑在口。

掠卖得团圞,母真众人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创学惠乡图

教育国之本,惟此光中华。

青青慈竹荫,灿灿桃李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