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其六)席上戏赠女伶文玉

珠箔舞蛮靴。浅立氍歈宛转歌。

忽换猩袍红烛艳,瞧科。锦伞将军小黛蛾。

鬒发尚盘螺。一瓣丝鞭燕尾拖。

为待情人亲解取,谁何。春草江南细马驮。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南乡子·其六》是尤侗在明末清初时期写的一首词,以戏谑的口吻描绘了一幕宴会上的场景。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女伶的形象。

"珠箔舞蛮靴",开篇便描绘了女伶轻盈的身姿,穿着华丽的蛮靴,在珠帘下翩翩起舞,展现出她的灵动与风采。"浅立氍歈宛转歌"进一步描绘她曼妙的舞蹈和婉转的歌声,让人仿佛能听见那动人的旋律。

"忽换猩袍红烛艳,瞧科",女伶在表演中突然换上鲜艳的猩红色袍服,伴随着红烛的照耀,更显其艳丽夺目,引人瞩目。"锦伞将军小黛蛾"一句,将她比喻为威武的将军,虽是女子,却有着英气逼人的眉眼。

"鬒发尚盘螺",描述了女伶乌黑的秀发盘成螺髻,增添了几分古典美。"一瓣丝鞭燕尾拖"则形象地描绘了她手持鞭子,如同燕尾般优雅地挥舞,增添了舞台上的戏剧效果。

最后两句"为待情人亲解取,谁何",暗示她在等待心爱之人解开她的装饰,流露出一丝娇俏和期待。而"春草江南细马驮"则以江南春草的柔情,衬托出她被春意包裹的那份温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女伶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她的技艺高超和情感丰富,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当时宴会上热闹欢乐气氛的欣赏。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怜病

病魔才别书帷去。又借香奁住。恹恹瘦骨怯春纱。

犹向药烟影里问残花。晓来强起妆台立。

揽镜愁眉窄。侍儿且罢掠云鬟。

恐怕春风多厉不胜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虞美人花

重华昔向苍梧死。羽亦重瞳子。至今舞草号虞兮。

可似黄陵斑竹泣湘妃。君王莫恨江东小。

暖日花光好。开时常对杜鹃红。

一样暗伤亡国月明中。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三)石榴花

李家妹子陶家姊。甘逐封姨死。石家房老剩翾风。

好把小名醋醋换红红。艳妆底事心如火。

生日逢重午。萧郎笑插玉人头。

问道留侬侬去若为留。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四)思归

官街听彻三更鼓。缩脚寒衾苦。无眠终夜眼常开。

那得巫山湘水梦魂来。隔江望断家乡路。

小雪冬垂暮。扁舟归去未嫌迟。

正是纸窗炉火芋香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