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残日凭阑目断霞。寒林人静每归鸦。

小梅春早压群花。

一槛风声清玉管,数枝月影到窗纱。

隔帘时度暗香些。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静谧图景。"残日凭阑目断霞"中的“残日”指的是太阳即将落山,光线柔和而短暂,“凭阑”则是倚靠在栏杆上,这里暗示了诗人在观赏着这份夕阳的美景。然而随之而来的“目断霞”表明了视线所及之处,只剩下远方的霞光,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寒林人静每归鸦"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深秋的孤寂图。这里的“寒林”指的是树木凋零、气候转凉的森林,“人静”则表示这个时节的人们都已归家,街道上空无一人,只剩下“每归鸦”的叫声,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寂寞。

"小梅春早压群花"中的“小梅”通常指的是早春里开的梅花,“春早”表明了时节的提前,而“压群花”则说明了梅花以其独特之美压过了其他花朵,成为这季节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接下来的"一槛风声清玉管"更是增添了一份动感和听觉上的享受。这里的“一槛”指的是轻微的一阵,“风声”则是在夜晚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声音。而“清玉管”则是用来形容这风声如同吹奏在清脆的玉制笛管上,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听觉上的愉悦。

"数枝月影到窗纱"中的“数枝”指的是稀疏的几枝树木,“月影”则是这些树木在夜晚借助月光所投下的阴影,而“到窗纱”则描绘了这些阴影轻柔地落在窗户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感的氛围。

最后,“隔帘时度暗香些”则是诗人通过帘幕间隙所捕捉到的细微花香。这里的“隔帘”表明了空间上的距离和遮蔽,而“时度”则指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淡雅,“暗香”则是在夜晚更容易感受到的那份浓郁而又不张扬的花香。

整首诗通过对光、影、声音、气味等感官体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秋末冬初景物的深切感受和细腻表达,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

收录诗词(19)

朱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引

梅亭别。梅亭别。梅亭回首都如雪。粉融融。月濛濛。

月上小车,归去小楼空。当时曾傅新妆薄。

而今一任花零落。朝随风。暮随风。

竹外孤根,犹与幽径通。长相忆。无消息。

庾岭沈沈云暗碧。玉痕惊。对离情。

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年来素袂香不灭。

此心无限凭谁说。夜绵绵。路漫漫。

愁听枕前,吹彻笛声寒。

形式: 词牌: 梅花引

清平乐

雪开瑶径。素蕊迎春影。楼上玉声三弄定。

无奈幽香翻阵。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流水残阳江上,清随月色低斜。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笛家弄/笛家.用耆卿韵

镶质仙姿,缟袂清格,天然疏秀。静轩烟锁黄昏后。

影瘦零乱,艳冷珑璁,雪肌莹暖,冰枝萦绣。

更赋风流,几番攀赠,细拈香盈手。

与东君、叙暌远,脉脉两情有旧。立久。

阆苑凝夕,瑶窗淡月,百琲寻芳,醉玉谈群,千钟酹酒。

向此,是处难忘瘦花,送远何劳垂柳。

忍听高楼,笛声凄断,乐事人非偶。

空馀恨,惹幽香不灭,尚沾春袖。

形式: 词牌: 笛家

谒金门

春太早。十二玉楼初晓。半额试妆深院悄。

相逢何草草。临水幽香缥缈。彷佛淡妆窥照。

恰值日边人未到。纷纷萦古道。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