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槛行

佞臣何人安昌侯,佞臣不死臣云愁。

愿得上方斩马剑,为君断此佞臣头。

言未及终上大骂,顾敕御史将云下。

小臣忠义何激昂,攀槛槛折声琅琅。

批龙鳞,臣当诛,龙逢比干臣所法,不知圣朝将何如?

此时公卿色如土,咋舌相看莫敢语。

将军庆忌独免冠,赦云愿得君王许。

臣将死,上活之;槛已折,无庸治。

留以旌直臣,此事颇可思。

乃知至诚能感格,人主亦复为转移。

君不见,嵇绍当年效忠节,以身卫帝任摧折。

晋惠虽愚不浣衣,眼里常留侍中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折槛行》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叙述一个虚构的故事,表达了对佞臣的痛恨和对忠诚直臣的赞扬。诗中的“佞臣何人安昌侯”暗示了佞臣的权势,而“佞臣不死臣云愁”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佞臣危害国家的忧虑。诗人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用“上方斩马剑”来惩治佞臣,展现了其坚定的正义立场。

接着,主人公慷慨陈词,甚至不惜触怒龙颜,表达对忠诚的坚守和对不公正的反抗。他自比龙逢和比干,表明自己愿意为国捐躯。看到这一幕,公卿们震惊失色,只有庆忌敢于站出来支持,请求赦免主人公。

然而,皇帝最终被主人公的忠诚感动,不仅赦免了他,还以此事件作为警示,彰显直臣的美德。诗的结尾引用嵇绍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忠诚可以感动君主,改变局势。整首诗语言犀利,情节跌宕,富有戏剧性,体现了作者对忠贞与奸佞鲜明的态度。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钩弋夫人

杀其母,立其子,世间怪事乃有此。

当年恐学雉攫人,后世依然燕啄矢。

钩弋宫,尧母门,殊恩迭宠真无伦。

一朝趋送掖廷狱,外间议论徒□□。

李夫人死不反顾,是耶非耶帐中遇。

若教生子如弗陵,夜台愁煞姗姗步。

人生难定吉与凶,母以子贵翻成空。

思患预防自有道,汉武那得为英雄?

君不见,拓跋魏氏更惨刻,世世相传不肯易。

流毒难逃作俑名,伤心不独为钩弋。

形式: 古风

老寡妇

君不见,汉家老寡妇,历汉四世递新都。

一朝从侄号文母,新莽欺人作天子,微姑之力不及此。

可怜寡妇见机迟,底事区区恋一玺。

长寿宫中开华筵,宗庙已毁空潸然。

岁时伏腊对左右,黄貂黑貂何足言。

汉祚移,寡妇逝,九原何以见先帝。

君不见,黄皇室主颜未衰,病不求医良可哀。

吁嗟寡妇老不死,汉家留汝真祸水。

形式: 古风

中秋与内人对月因忆去年今夕.余客闽之南靖海水爆发几致淹没感而赋此

去岁中秋剧可哀,长鲸跋浪夜喧豗。

耳边风雨□飞急,眼底田庐拉杂摧。

生死已抛成隔世,海天何意赋归来。

今宵重话团圞月,烂醉宁辞百罚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冷梅画天宝宫人七夕穿针图

碧天高云汉,小王阶凉宫。

月晓宫中美人夜,无事相约穿针斗。

新巧殿阁何崔嵬,仿佛骊山道冷君。

画手落笔奇,思将遗事图天宝。

黄姑织女遥相望,金盘瓜果陈两厢。

团团香露湿香袜,持针不语思君王。

三郎却在长生殿,钿合金钗证宿愿。

夜阑独凭玉环肩,纵有针神君不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