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世优闲典,初非前代论。
不闻宫观使,但可赐归恩。
客有时惊座,公无日署门。
语侵朝事际,趣令倒芳樽。
这首明代诗人曹学佺的《寄钱受之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个圣明时代的悠闲景象,与前代的论述有所不同。诗中提到,这个时代不再有宫观使的频繁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对臣子的归乡恩赐,体现出朝廷的宽厚与仁德。诗人以“客有时惊座”形容友人受到意外的礼遇,而“公无日署门”则暗示了官员们的清闲,没有繁重的公务缠身。最后两句,诗人通过交谈中涉及朝政事务,巧妙地邀请朋友畅饮,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对盛世生活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言辞粉署重凄凄,道路时闻征马嘶。
日照梦悬乡树外,夜郎吟向郡楼西。
竹鸡群里登峨岭,铜鼓声中出朗溪。
我欲白门扳柳送,相思此夜有乌啼。
满天烟雾昼冥蒙,狐兔荒阡过几丛。
漠漠白杨遮面雨,萧萧黄叶点衣风。
孤村断火三家闭,一水冲桥半渡穷。
门巷凄凉衰柳在,不堪系马夕阳中。
魂迥难招屈左徒,伤心忍顾藐诸孤。
龙精带雨长鸣剑,鲛泪临风尽落珠。
八口丧归扶广柳,一官甑破见莱芜。
不知寂寞高堂下,尚有青蝇吊客无。
长安闻讣客魂惊,一夜关山挽不成。
夙昔但挥离别泪,如何能尽死生情。
风前残烛吹南浦,雪里孤身恸北平。
国士厚恩酬未得,夷门肝胆向谁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