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其二)

三十六湾斑竹林,船窗落日风森森。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湘阴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首句“三十六湾斑竹林”,以数字“三十六”营造出一种悠长、连绵不绝的意境,斑竹林则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雅致,暗示着这片土地的丰富与美丽。接下来,“船窗落日风森森”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水面上,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远处的斑竹林相映成趣,而“风森森”则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感和凉爽之感,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清凉。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艺术的探讨。诗人手持画笔,想要寻找那位高人倪高士所绘的画卷,以此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这里的“丹青”不仅指具体的绘画作品,更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和对艺术境界的向往。通过这一问,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对高超技艺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湘阴地区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艺术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春日有感

萍蓬生计让犁锄,湫隘先人有敝庐。

秋雨孤帆云梦雁,春风旅食武昌鱼。

虞翻南海无知己,贾谊西京未上书。

万里白头虚子舍,晨昏天末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醉后登李氏寓楼望月

落拓江湖载酒行,高楼灯火动严更。

春如短梦花无语,潮涌寒光月有声。

芳树远迷三楚阔,乱山斜抱一川明。

谢郎今夜思千里,歌响临风赋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怀亥白兄

丈夫志功名,焉能惜离别。

良时苦蹉跎,不愤非豪杰。

六月黄尘匝地飞,骑驴远作燕山客。

憔悴乌衣百不如,少年惟读等身书。

神驹所向无空阔,且上金台吊望诸。

我独胡为羁水国,不鸣不跃生涯拙。

壮年销损在穷途,家事如毛那可说。

南诏归帆望白头,长安飞札待高秋。

移家近日临江住,日对江山无尽处。

形式: 古风

月夜感怀

夏木层荫绕舍凉,夜深微月映虚堂。

无穷吟兴因秋起,有限才华为酒狂。

家在梦中踪迹幻,人如天外别离长。

贫来不可为生死,绿鬓临风暗自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