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其五)

郑生瑚琏器,曾住此林丘。

死骨今埋土,新阡谁树楸。

百年愁莫遣,一梦乐诚优。

惟念双亲老,无能为尔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春和(其五)》中的片段,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父母年迈的忧虑。

首句“郑生瑚琏器,曾住此林丘”赞美了友人郑生如同珍贵的瑚琏之器,曾经在这一片山林中居住过,暗示了郑生的才华与高尚品德。接着,“死骨今埋土,新阡谁树楸”两句,描绘了郑生去世后,他的遗骨已被埋入土中,而新的墓道旁,又有谁会栽种楸树呢?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百年愁莫遣,一梦乐诚优”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百年的愁苦,希望能够有一场美梦来暂时忘却忧愁,体现出一种超脱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态度。“惟念双亲老,无能为尔谋”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父母年事已高的担忧,感叹自己无法为他们谋取更好的生活,流露出深深的亲情与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缅怀与对父母的关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一)

怀旧轻千里,无书远七年。

论心思尽地,会面极升天。

名重连城价,文雄万斛泉。

何时絮卮酒,纪德浦阳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二)

旧习深知误,虚名久自羞。

故人犹比数,文苑昔同游。

婺女遗言绝,胡公学制优。

料君施善教,才俊满南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三)

萝山同业士,存没两无闻。

未尽人间用,宁脩地下文。

刘郎应屏迹,郑谷自清芬。

搔首看征雁,天寒远索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四)

昔过东阳县,知君近始来。

留诗徒属和,无计复邀回。

赖有梁园客,同倾杜酒杯。

死生星散后,感旧复怜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