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入山东境

八千潮路及东封,章水吴山凡几重。

北望方知天地远,南车惟向斗枢从。

丘园故梦经年阻,花木春情仲月逢。

为问飘飘何所似,岭云一片出幽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山东境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联“八千潮路及东封,章水吴山凡几重。”以“八千潮路”和“章水吴山”开篇,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沿途风光的壮丽。诗人通过“凡几重”的询问,表达了对山水重重叠叠、连绵不绝的赞叹。

颔联“北望方知天地远,南车惟向斗枢从。”转而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诗人北望时,感受到了天地的辽阔无垠;而乘坐南行的车辆,仿佛追随北斗星的指引,进一步强调了方向与目标的重要性。

颈联“丘园故梦经年阻,花木春情仲月逢。”则将视角转向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提到“丘园故梦”,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在仲春时节遇到花木繁盛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活力与希望的寄托。

尾联“为问飘飘何所似,岭云一片出幽峰。”以“飘飘”二字形容云彩轻盈的姿态,引人遐想。诗人自问这云彩飘荡的情景,是否能与某种事物相类比,最终以“岭云一片出幽峰”作结,形象地描绘出云彩从幽深的山峰中缓缓升起的画面,寓意深远,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春分后入东土无日不与诸花共朝夕也

不是憨春不自知,八千川陆总花时。

风光一半销南楫,烟景三分付北骑。

道左中心微我适,枝头偏反更谁思。

独怜烂熳红深处,九十春怀并在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阿道中稍见诸山逢迎然陵峦低浅殊不惬春望也

江舟二月伴梅开,征马旬朝逐杏来。

疲路尚馀千里在,孤怀复向数峰堆。

山童未称深春色,地古还兴旷士哀。

屈指东风销几度,空将花事委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午后得雨尘沙稍退诸山作烟云色微觉可人

春深易雨况依山,雨后诸山各静閒。

柳伴歌莺偕洗渴,花同征客共清颜。

尘光稍逊烟光满,野色相兼暮色还。

颇怪陵阿知浅露,黄昏独下白云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初十早渡德州河是午至景州

衣带燕齐百事同,微差物候共尘风。

春光有限难疏放,野色无边自塞充。

四望独疑山水尽,孤心双系日云中。

便劳烟景长为伴,同入金台上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