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字时高下,功名势去来。
谁人堪语此,吾道竟怀哉。
携幼安容膝,巡檐笑索梅。
巷门通后圃,今数为君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傅良与友人段君仲衡及其子在晴朗天气中闲适的生活场景。首句"文字时高下"暗示他们可能在谈论文学或学问,时而深入探讨,时而轻松交流。"功名势去来"则暗指世事浮沉,功名荣辱的变化无常。
"谁人堪语此,吾道竟怀哉"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感叹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能理解并共鸣自己人生追求的人并不多。"携幼安容膝"写诗人与孩子们相处的温馨画面,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感到满足。
"巡檐笑索梅"描绘了他们在屋檐下漫步,孩子们天真地询问梅花的景象,流露出家庭的欢乐气氛。最后一句"巷门通后圃,今数为君开"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好客,表示自家后院的门随时为朋友敞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琐事为载体,寓含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不详
使者耕时出省春,联翩珠玉又前陈。
先声所暨摇山岳,落笔相豪泣鬼神。
嘉与九城俱晏粲,讫无一事尚棼泯。
独惭衰惰归何晚,亦著中间作廪人。
但得桑麻遍楚间,此心不在大夫环。
落花流水深春好,画戟清香永日閒。
英簜偶来成胜赏,萱庭孰与奉慈颜。
正应得句尤奇杰,可继淮南大小山。
仰止苕溪近一艘,几年犹未识人豪。
黄堂为客知何夕,白发从公饮此醪。
四海衣冠多后进,两朝几杖旧同遨。
令人仰视冥冥翮,不道微风燕雀高。
东都门外问征艘,去国身轻亦太豪。
谁可对床听夜雨,自于同社燕春醪。
不知温诏从天下,又罢幽寻与世遨。
从此宜休堂下梦,顾瞻松柏为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