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波桥

富春胜趣景一幅,四面好山青簇簇。

浙江逶迤向东来,千里平铺鸭头绿。

老夫作官从此游,恩波阁道如虹浮。

凭栏夜半玩星斗,会稽分夜天南头。

是时万籁寂不作,惟见翱翔双白鹤。

赤松正与董双成,坐驾云軿穷碧落。

素娥海上来相迎,玉笙度曲鸾凤鸣。

商音袅袅洗人耳,惊起葛翁仙梦醒。

走着氅衣忙草草,开门误踢神炉倒。

丹光飞起掩月明,虎啸龙吟天地老。

形式: 古风

翻译

富春江的美景如画,四周青山环绕。
浙江江水蜿蜒东流,水面泛着鸭头般的绿色延绵千里。
我这个官员借此游览,恩泽如彩虹般横跨阁道。
夜晚倚栏赏星斗,会稽山就在南方天际。
此时万籁俱寂,只有两只白鹤在空中翱翔。
赤松子与董双成共乘云车,穿越苍穹无边。
月宫仙女素娥前来迎接,吹奏玉笙,鸾凤齐鸣。
悠扬的商音洗涤人心,惊醒仙人葛翁的梦境。
匆忙穿上羽衣,不小心踢翻了神炉。
丹光腾起,掩盖了明亮的月色,虎啸龙吟回荡天地间。

注释

富春:富春江。
胜趣:美景。
景一幅:如画。
四面:四周。
好山:青山。
青簇簇:环绕。
逶迤:蜿蜒。
鸭头绿:泛着绿色。
老夫:我。
作官:做官。
游:游览。
恩波:恩泽。
阁道:阁楼上的道路。
虹浮:如彩虹般横跨。
凭栏:倚栏。
玩星斗:赏星。
会稽:会稽山。
万籁:各种声音。
寂不作:寂静无声。
翱翔:飞翔。
赤松:神话中的仙人。
董双成:另一位仙人。
碧落:天空。
素娥:月宫仙女。
玉笙:玉制笙。
度曲:吹奏曲子。
商音:商调的音乐。
葛翁:传说中的仙人。
仙梦:仙人的梦。
走着:匆忙行走。
氅衣:羽衣。
草草:匆忙。
神炉:神灵的炉子。
倒:翻倒。
丹光:红光。
掩月明:遮蔽月光。
天地老:天地为之震动。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延龄的《恩波桥》描绘了一幅富春江畔的优美画卷。首句“富春胜趣景一幅”,点出景色的迷人之处。接下来,“四面好山青簇簇”展现了山水的秀美和密集,如同翠色屏风。浙江江水蜿蜒而来,被形容为“千里平铺鸭头绿”,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宽阔与碧绿。

诗人以自身作官之便游历此地,感叹“恩波阁道如虹浮”,将桥道比作彩虹,显现出桥的壮观和恩泽如虹。夜晚,诗人凭栏赏星,“会稽分夜天南头”,会稽山在夜空下显得尤为突出,增添了神秘感。

诗中插入神话元素,赤松子与董双成乘云车遨游,“坐驾云軿穷碧落”,增添了仙气。月宫仙女素娥前来迎接,吹奏玉笙,引来鸾凤齐鸣,音乐悠扬,令人陶醉。接着,仙人葛翁被美妙的乐声惊醒,而诗人则因忙乱中踢倒神炉,引出“丹光飞起掩月明”的奇幻景象,天地间回荡着虎啸龙吟之声,显得庄严肃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的自然风光,融入神话传说,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寓含了对恩泽与仙境的向往。

收录诗词(5)

陈延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山见梅

小雪梅香已破缄,罗浮春信许先探。

松林酒肆知谁醉,石壁题诗祇自惭。

未放翠禽呼梦觉,待教黄野纵鸾骖。

行当看我飞云顶,并取春魁压斗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登高凉山谒墓

云气拥松楸,佳城生意幽。

扫残黄叶路,奠遍绿新刍。

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

东迁祷灵墓,端为护行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小重山

恨入眉尖熨不开。日高犹未肯,傍妆台。

玉郎嘶骑不归来。梁间燕,犹自及时回。

粉泪污香腮。纤腰成瘦损,有人猜。

一春那识下香阶。春又去,花落满苍苔。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遗爱祠

水自湖心一派分,高低晚望稻垂云。

侵鱼争畔人如鬼,莫向祠前听祭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