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诗人因无才而选择疏慵避世的生活态度。首句“无才原不敢言狂”,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认知,同时也暗示了其不愿张扬个性的内敛性格。接着,“博得疏慵事事忘”一句,点明了诗人通过追求疏懒的生活方式,试图忘却世间种种烦恼与责任。
“面目可憎随众诮,腰肢作恶趁人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前句中的“面目可憎”与“随众诮”形成鲜明对照,表明诗人并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后句中的“腰肢作恶”与“趁人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感,以及自己选择的悠闲生活方式。
“注来稗乘添谐史,简去肘经试睡方”两句,通过具体事例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前者“稗乘”指杂史,诗人将自己融入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共鸣与慰藉;后者“肘经”可能指的是医书,诗人尝试在闲暇时阅读,寻求心灵的安逸。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的广泛涉猎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最后,“旧业今缘都莫问,输他鸥鸟住寒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事业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说,过去的成就与缘分都不必再追问,不如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地栖息于寒冷的池塘,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与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