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身石霜后身浃,如印印泥风去尘。
认得当时侍者意,无人知是密庵人。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意境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文学与哲学的深邃思考。诗人吕本中以“浃上座”和“密庵人”为对象,通过“前身石霜后身浃”这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上的禅师石霜和当前的浃上座联系起来,暗示了两者在精神上的传承与延续,体现了禅宗中“法脉相承”的理念。
“如印印泥风去尘”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佛法的教诲比作印章,将内心的尘埃比作被清洗的泥,形象地表达了佛法能净化人心,去除烦恼的深刻寓意。同时,“风去尘”也暗含了佛法随缘而行,不滞于物的自由境界。
“认得当时侍者意,无人知是密庵人。”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认得”二字,强调了对佛法真谛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暗示了密庵人的身份,即密庵禅师,通过侍者的角度来表达对佛法的传承和理解。最后一句“无人知是密庵人”,则在肯定了密庵禅师的智慧与影响力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不求人知的禅者风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蕴含了深刻的禅理,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禅宗思想的巧妙引用,传达了佛法的精髓和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不详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柳着河冰雪着船,小桃应误取春怜。
床头有酒须君醉,又废蒲团一夜禅。
密庵居士渠不识,齿发则衰心未然。
樽下不知公子贵,酒中差觉孟生贤。
已吞舌本三千丈,却住人间五百年。
触忤风光君莫怪,棒头无地可逃禅。
满江风月一船霜,无计留君只自狂。
灯火隔帘香隔坐,无人知是竹枝娘。
望大赵书如渴骥,忆老汪胶无续弦。
看遍江南与江北,小屏微雨是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