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詔李伯襄太史赠端砚二首(其二)》。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所赠端砚的欣赏与感激之情。
首句“雕琢古云根”,开篇即点出端砚的材质——云母石,经过精心雕琢,展现出古朴而典雅的风韵。接着,“投将十赉存”一句,暗示了友人赠送的不仅仅是砚台本身,更包含了深厚的情谊与尊重。
“泠然鸣佩响,拊处截肪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声词,形象地描绘了端砚的美妙之处:轻轻抚摸时,仿佛能听到清脆悦耳的佩玉之音;而其质地细腻温润,如同油脂般滑腻,让人爱不释手。
“不谓焚鱼馆,能同抵鹊村”则表达了对端砚独特魅力的赞叹,即使是在寻常的环境中,也能散发出非凡的光彩,如同在繁华的市集与宁静的村落都能找到共鸣。
最后,“柔翰馀习在,珍重石交敦”两句,道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即使是书写工具,也承载着深厚的人情味,这份情感如同石头间的友谊一般,坚韧而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端砚的美学价值,更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