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龙门宝应寺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首句“阙塞若厩马,奔腾多奇厖”以马匹奔腾的场景比喻山势的雄伟,展现出龙门宝应寺所在之地的壮观。接着,“悫尔不可沮,西来何悾悾”表达了对龙门宝应寺坚定不可动摇的赞美之情。
“骏足忽勒破,英才如拘庞”两句,以骏马的疾驰和人才的束缚为喻,暗示了龙门宝应寺中人才济济,却可能遭遇不公的命运。接下来,“有客善体物,新诗留僧窗”则赞扬了一位善于观察自然和生活的客人,他留下了充满哲思的新诗,为僧舍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
“晏辈岂足道,微澜生盆缸”通过对比,强调了这位客人的才华远超常人,他的智慧如同微小的波澜在盆缸中激荡,寓意深远。随后,“径续杞菊意,来浮玻璃江”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情景,仿佛在杞菊之间漫步,又仿佛乘舟于清澈透明的江面上,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吏部昔窜谪,犹能题临泷”提到了历史上的官员被贬谪仍能留下佳作的故事,以此来衬托龙门宝应寺的文化底蕴。最后,“况此六大寺,磓堂时鸣桩。紫翠出万瓦,天风旋珠幢”描绘了龙门宝应寺的建筑之美,以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景象。
“兴寄百斛鼎,无才谁其扛”表达了对龙门宝应寺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谦逊态度。“会听项籍约,吾将从之降”则是以古代英雄项羽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龙门宝应寺文化的决心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门宝应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