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

须信家居日,方为已有年。

劬劳中外遍,名迹始终全。

伯玉空搔首,蹉跎愧在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闲职中度过新年,拜贺的人群也纷至沓来。
必须相信,在家中度过的每一天,才是真正流逝的岁月。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辛劳无处不在,名声和事迹始终如一。
像伯玉那样空自烦恼,如今回首,只觉光阴虚度,心中有愧。

注释

闲官:指没有实权或职务清闲的官员。
献岁:新年。
拜揖:拜年、行礼。
纷然:众多、杂乱。
家居:在家。
已有年:已经过去多年。
劬劳:辛勤劳动。
中外:国内外。
名迹:名声和事迹。
始终全:始终如一,保持完整。
伯玉:古代贤人伯夷的别称,常用来象征清高之人。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焦虑或困惑。
蹉跎:虚度光阴,耽误时间。
愧在前:感到过去的时光浪费了。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了对朋友辞官后的平淡生活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家中度过的悠闲岁月,以及对曾经劳碌奔波而未受损害的名声和功绩感到欣慰,表达了辞官后平静自得的心态。

“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这里“闲官”指的是诗人辞去了官职,过上了悠闲的生活。每逢新年到来,依旧是家人团聚、相互问候的情景,显示出一种平淡而又温馨的氛围。

“须信家居日,方为已有年。”诗人提醒自己相信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不短的时光,即使在家中也同样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

“劬劳中外遍,名迹始终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曾经辛勤工作,不论是内廷还是外省,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名声却始终完整无损,这也反映出诗人在官场上的一种自信与满足。

“伯玉空搔首,蹉跎愧在前。”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丝轻微的忧虑。诗中的“伯玉”通常指的是古代贤臣伯夷,他常常因为国家大事而忧心,搔抓自己的头发。这里借用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所做的事情还有一些遗憾和自责之情。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位官员辞职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反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功名利禄,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十)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

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

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九)

何处初寒好,初寒游弈园。

林间叶未尽,篱底菊犹存。

结竹为庵小,开炉构火温。

谁言处城市,岑寂似丘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八)

何处初寒好,初寒肃政台。

官闲免簿领,门静少尘埃。

天借风霜气,人无鹰隼猜。

庭荒馀老柏,尚有夕乌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七)

何处初寒好,初寒叠石溪。

山斜改昏晓,路曲失东西。

拾栗走村稚,凿垣巢乳鸡。

我来闲拥褐,曝背草檐低。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