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林以竹四轴求题曰风晴雨嫩云(其三)

筼筜谷底记曾游,风雨空山夜半秋。

有约佳人终不到,天寒翠袖不胜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筼筜谷底的回忆,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风雨交加、空山寂寥的夜晚。山谷中,秋意正浓,自然界的声响与内心的思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筼筜谷底记曾游”,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过往的经历,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山谷的深厚情感。接着,“风雨空山夜半秋”一句,通过风雨、空山和秋夜这三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韵律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有约佳人终不到”,这一句转折,引入了情感层面的思考。诗人似乎在等待一位佳人的到来,但最终却未能如愿。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遗憾,也让人联想到人生中种种未竟之事和错过的机会。

“天寒翠袖不胜愁”,最后两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在寒冷的夜晚,翠绿的衣袖似乎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愁绪。这里的“翠袖”既是实指,也可能象征着那位未曾见面的佳人,或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情感世界的复杂心情,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791)

郑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嘉林以竹四轴求题曰风晴雨嫩云(其四)

琅玕百尺舞云幢,风月襟怀共一窗。

昨夜春雷初震蛰,龙孙长得玉成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题唐明皇按乐图(其一)

笙笛筝琶按得齐,玉人歌舞绣筵低。

三郎酣醉真妃笑,谁信渔阳泣鼓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题唐明皇按乐图(其二)

内家教乐醉春妍,梦入巴山万里天。

檀板轻敲箫鼓合,金盆香暖浴儿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唐明皇按乐图(其三)

沈香亭北昼冥冥,一曲霓裳醉里听。

乐事不知忘国恨,秋风愁绝雨淋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