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观从来选俊英,一时乐育合人情。
公卿由此涂中进,密勿登庸得仰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佶所作的《宫词(其七十六)》,通过“东观”这一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选拔人才公正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诗中提到的“东观”,原指汉代官署名,负责编纂和收藏图书文献,后常被借用来象征朝廷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过程。
首句“东观从来选俊英”,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强调自古以来,朝廷在东观这样的机构中,一直致力于选拔才华出众的人才。接下来,“一时乐育合人情”一句,进一步阐述了选拔人才应当遵循的原则,即要让选拔过程符合社会普遍的情感和期待,体现出公平与和谐。
“公卿由此涂中进”,指出通过这样的选拔机制,公卿级别的官员得以脱颖而出,进入权力的核心层。“密勿登庸得仰成”则表达了对这些人才能够得到重用的肯定,他们不仅在幕后默默付出,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成就国家大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东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人才选拔与任用的过程,展现了宋代对于人才重视和培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
不详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玉宇深严洞户扃,小山松柏四时青。
绕阑下瞰溪流碧,恰似仙都一画屏。
龙须成布一端长,珍重惟将宝匣藏。
荒服献珍诚足异,承平八表自梯航。
首夏方分淑景迁,小池依约出荷钱。
宫娃每恨春归早,时困朝眠坠翠钿。
岷山遐表得灵犀,剖出花纹两脚齐。
良匠涓辰成宝带,鸳鸯一对水中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