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百舌鸟诗

烟销上路静,漏尽禁门通。

好鸟从西苑,流响入南宫。

间关既多绪,变转复无穷。

调惊时断绝,音繁有异同。

饮啄归承露,飞鸣上别风。

未避王孙弹,宁畏虎贲弓。

石渠皆学府,麟阁悉文雄。

不吝青泥印,时寻白社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百舌鸟的鸣叫声在宫廷内外回荡的情景,展现了其声音的丰富变化和独特魅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百舌鸟的叫声与宫廷的宁静、时间的流逝以及自然界的和谐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句“烟销上路静,漏尽禁门通”描绘了夜晚宫廷的宁静景象,烟雾消散,时间仿佛凝固,禁门开启,透露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气息。接着,“好鸟从西苑,流响入南宫”则引入了百舌鸟的声音,它们从西苑传来,穿过宫廷,声音悠扬,充满了生命力。

“间关既多绪,变转复无穷”描述了百舌鸟叫声的复杂多变,既有连续不断的旋律,又有突然的变化,展现出其声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调惊时断绝,音繁有异同”进一步强调了声音的节奏感和多样性,有时轻柔如细雨,有时激昂如雷鸣,每一声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饮啄归承露,飞鸣上别风”则描绘了百舌鸟的生活习性,它们在自然中自由地觅食、飞翔,其声音似乎与自然界的风声、露水相呼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未避王孙弹,宁畏虎贲弓”表达了百舌鸟面对人类活动的勇敢与无畏,即使在可能遭受伤害的情况下,它们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节奏,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自由。

最后,“石渠皆学府,麟阁悉文雄”暗示了宫廷不仅是权力的中心,也是知识与文化的汇聚之地,而“不吝青泥印,时寻白社中”则表达了对知识探索和与志同道合者交流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智慧与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百舌鸟的美妙歌声,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生命、知识与友谊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

李孝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园中杂咏橘树诗

嘉树出巫阴,分根徙上林。

白华如散雪,朱实似悬金。

布影临丹地,飞香度玉岑。

自有凌冬质,能守岁寒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咏鹊诗

东立朝雨霁,南飞夜月明。

形式: 押[庚]韵

秋游昆明池诗

旅客伤羁远,樽酒慰登临。

池鲸隐旧石,岸菊聚新金。

阵低云色近,行高雁影深。

欹荷泻圆露,卧柳横清阴。

衣共秋风冷,心学古灰沈。

还似无人处,幽兰入雅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过故宅诗

颓城百战后,荒宅四邻通。

将军树已折,步兵途转穷。

吹台有山鸟,歌庭聒野虫。

草深斜径没,水尽曲池空。

林中满明月,是处来春风。

唯馀一废井,尚夹两株桐。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