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八景诗(其一)市桥春涨

送春骤雨如翻盘,昨朝清浅今弥漫。

此时济川匪舟楫,生民岂免为鱼鼋。

长鲸跨江鳞甲动,阑干欲逐浪花涌。

惜哉无处唤吴儿,跨上潮头试一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宝安地区市桥春水上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骤雨过后,原本清浅的河水迅速弥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水所覆盖。诗中运用了“翻盘”、“弥漫”等形象生动的词汇,将雨水倾泻和河水泛滥的壮观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接着,诗人由自然界的景象联想到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提出了“济川匪舟楫,生民岂免为鱼鼋”的感慨。这句话意味着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往往显得渺小无力,如同在洪水面前的生灵,无法避免成为鱼鼋的食物。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长鲸跨江鳞甲动”这一比喻,进一步渲染了水势之大,仿佛连巨大的鲸鱼都难以逃脱被卷入洪流的命运。诗人想象着如果能呼唤出吴地的渔民,让他们驾驭潮头,或许能在这股力量中找到一丝生机或控制的可能。然而,“惜哉无处唤吴儿,跨上潮头试一弄”一句表达了遗憾之情,暗示了现实中的无力感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雄浑,还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与反思。

收录诗词(7)

陈靖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安八景诗(其三)黄岭廉泉

旗峰万仞插天碧,山高水深来有脉。

古今酌遍野人杯,谁是夷齐谁盗蹠。

愿公激浊更扬清,大作霖雨均山城。

馀功不独苏久旱,且为赤子洗甲兵。

形式: 古风

宝安八景诗(其四)宝山石瓮

飞流千尺落崆峒,声似晴雷震地动。

松花竹木酿醴泉,素绠分碧银瓶冻。

当时汲水蛟龙怒,渴饮岂料鼪鼯污。

晋郡江山倘有灵,我公电扫看兹举。

形式: 古风

宝安八景诗(其五)彭峒水帘

峒门倚空如壁立,隔断红尘飞不入。

三秋风剪银河冰,四时天雨珍珠粒。

语清无比贵无价,是谁主张山中挂。

水晶宫殿岂无人,琴声玲玲明月夜。

形式: 古风

宝安八景诗(其六)靖康海市

滔天腥浪如天来,蛮烟瘴雾拨不开。

江神无计役风伯,致使蜃气成楼台。

长桥复道千万丈,车盖人马相来往。

须臾水天同一色,落日照篷渔歌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