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廉石吟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通过描绘骢马台前的一片石,巧妙地融入了对廉洁官员的颂扬与对贪腐现象的批判。
首句“骢马台前一片石,千载犹含郁林色”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历经千年仍保持其原始风貌的石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不变的真理。接着,“当时玉度凛归舟,此日高风播南国”两句,将目光转向古代廉洁官员的高尚品德,他们如同归舟般坚定,其清廉之风传遍南方,寓意深远。
接下来,“世人作官多好金,青凫白撰无厌心”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将贪婪之心比作永不满足的青凫与白撰,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金钱的无止境追求,与前文对廉洁官员的赞美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君不见子孙转眼即销尽,能如此石留于今”以石头为喻,强调了廉洁品质的永恒价值,即使时间流逝,子孙后代可能消逝,但像这样一块象征廉洁的石头,却能永远留存,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赞美了古代廉洁官员的高尚情操,也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贪腐现象,同时强调了廉洁品质的永恒价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