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住先生独住庵,得朋犹冀自西南。
丹心事国忠无二,白首尊师谊在三。
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忠诚不渝的态度。开篇“无住先生独住庵,得朋犹冀自西南”描绘了一位隐居之士,无为而治,与世无争,却仍然能够从遥远的地方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探访,这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丹心事国忠无二,白首尊师谊在三”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赤胆忠心,以及对师长的尊敬之情。这里的“丹心”比喻纯洁而坚定的心志,“白首”则象征着年岁已高但仍不忘初衷的君子。
“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自谦之意。他认为自己的诗作少有古人的韵味,大多数是近现代的体裁,而且在学习和实践上还有许多不足,空谈无益。
“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则是在引用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界限的自知之明。庄子曾说过,即使坐在井边,也能通过观察井中的小天地来领悟宇宙之大,这里则是指即便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深邃的学问,但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忠诚、文学自我批评以及哲理思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以及他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岁晚归休老学庵,敢嗟白首滞周南。
在廷不欠秃翁一,开径宁无益友三。
地岂长房之可缩,天非邹衍所能谈。
桓郎狭小胶师说,未必雄书远过聃。
把茅容膝强名庵,宜夏宜冬户向南。
雪厄黄精饥杜二,花欺白发笑陈三。
尔侬柏下已骨朽,此老橘中犹手谈。
惟有子长赞深远,诸家类以浅求聃。
临池苫盖钓鱼庵,却笑温生起水南。
林下休官谁见一,岁寒取友不过三。
点黄岂有眉间喜,坚白都无舌本谈。
柱下首阳孰工拙,东方元未识夷聃。
春困齁齁卧蝶庵,欠伸跳出大槐南。
漂摇不借乌栖一,迂拙羞营狡窟三。
投辖孟公方痛饮,惊筵焦遂勿高谈。
谷神若果能无死,秦失何由却吊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