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水洞

升巍蹑层巅,云陛近百尺。

平生尘土足,到此还几历。

有岩中枵然,斧凿若天划。

玉泉出石罅,雨点散寒碧。

我来供茗事,松鼎煮琼液。

馀甘生齿颊,可以醒醉魄。

永怀鹤发翁,四顾但空壁。

似闻便仙去,山间谩留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探访仙水洞的奇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首先,“升巍蹑层巅,云陛近百尺”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的情景,仿佛步入云端,步步高升,形象地展示了登山的艰难与壮阔。

接着,“平生尘土足,到此还几历”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纯净与宁静。

“有岩中枵然,斧凿若天划”描绘了岩石的形态,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玉泉出石罅,雨点散寒碧”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涌出,如同雨点般洒落在寒冷的碧绿之中,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我来供茗事,松鼎煮琼液”描述了诗人在此地准备茶事,用松木鼎煮制珍贵的茶水,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

“馀甘生齿颊,可以醒醉魄”表达了品尝之后的满足感,余味悠长,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唤醒沉睡的灵魂。

最后,“永怀鹤发翁,四顾但空壁。似闻便仙去,山间谩留舄。”诗人怀念着那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墙壁,似乎老者已成仙而去,只留下他的足迹在山间。这一段充满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13)

胡志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忘归洞

好山如故人,欣然见眉宇。

又如梳晓鬟,红绿相媚妩。

况兹爱山者,握笔喜临赋。

有岩巉然开,欲陟纵蹇步。

清游亦不恶,胜境得饱饫。

扫石坐晚凉,浓翠湿冠屦。

好花续春迟,纷纷杂红雾。

仙家在何许,恐入桃源误。

竟为弥日留,直待山月吐。

谩寻流水归,不记来时路。

形式: 古风

初旸谷

山岚郁苍苍,溪水流浩浩。

纷然世上人,换易如秋草。

奇哉三洞天,连路极深窈。

阳崖射朝曦,先见扶桑晓。

谁能餐九华,颜色端使好。

仙翁蝉蜕去,遗迹不可考。

我来惬登临,幽事费寻讨。

悲啸闻涧猿,啁哳听啼鸟。

平生愤懑臆,到此始一扫。

行将袖手版,汗漫游八表。

形式: 古风

龙泓洞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茑。

怪石虎踞蹲,老蘖虬夭矫。

中有古洞天,劖然若天造。

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

神龙此蛰蟠,雷玉吐淼淼。

每逢岁旱乾,山老必见祷。

顾盼层云生,撖舞百川倒。

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

形式: 古风

宝林寺

欲共高僧话,幽寻入宝林。

途分喧寂境,座息是非心。

老鹤栖巢稳,灵鳗蛰井深。

山中饶胜迹,岁月几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