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彩毫留影。态若閒云静。手把一篇奇字问。

权当合家欢庆。如生玉色温文。何其青鸟无痕。

只道仙凡可转,终朝面壁消魂。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许禧身所作,以“彩毫留影”开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画家挥毫泼墨,留下不朽的艺术形象。接下来的“态若闲云静”,将这种艺术形象比作悠闲的白云,既表现了作品的宁静之美,也暗示了艺术家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手把一篇奇字问,权当合家欢庆。”这两句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家庭的欢乐联系起来,通过艺术家的一次创作行为,仿佛为整个家庭带来了欢庆的氛围,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能够为人们带来情感的共鸣和生活的喜悦。

“如生玉色温文,何其青鸟无痕。”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作品的色泽比作温润的玉石,同时又以“青鸟无痕”形容作品的精致与细腻,如同青鸟轻盈地掠过,不留痕迹,强调了作品的高雅与不凡。

最后,“只道仙凡可转,终朝面壁消魂。”这两句表达了对艺术超越世俗、通向精神世界的向往。在艺术面前,人们可以超越凡尘的束缚,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升华。而“终朝面壁消魂”则可能是在暗示,为了追求艺术的至高境界,艺术家需要长时间的沉思与修炼,甚至可能经历孤独与痛苦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清平乐》不仅展现了艺术的美妙与深邃,还蕴含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所能带来的精神超越的向往。

收录诗词(102)

许禧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补题含真仙影图

瑶台境,何故速归真。

隐约群仙珠幕卷,含愁娇女色增颦。哽咽梦初温。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

瑶台境,何故速归真。

齐额金冠披鹤氅,携来玉笛护云神。帐外气氤氲。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

瑶台境,何故速归真。

白玉桥边花万朵,碧栏杆外鹤双行。密密语殷勤。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金缕曲.对图思女病中景

何速升天界。最苦忆、清癯玉面,微舒眉黛。

却至两亲虚度日,犹著彩衣展拜。

仍礼习、趋庭未改。

医药误儿兼误我,怎明珠、从此沈沧海。

风太急,促人快。从今郁郁无抛爱。

绘真图、久留芳泽,传流千载。

相聚一堂形是昨,韵秀神清性耐。

问膝下、承欢能再。

世事茫茫谁可定,奈苍然、两鬓愁难待。

休撇下,两亲在。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