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竹石亭

卷收湖海入高怀,勘破人閒蛇影杯。

老骨耐看寒后柏,古心相沃渴中梅。

何妨风日同清美,不怕山云碍往来。

多少诗香播牙颊,夕阳移酒坐兰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湖海的壮丽景色收入胸怀,洞察人间虚幻如蛇影的浮华。
历经沧桑的老骨头,如同寒冬后的柏树坚韧,古朴的心灵像干渴时的梅花渴望滋润。
无妨让清风和阳光共享美景,山间的云雾也阻挡不了我们的来往。
多少诗意在唇齿间飘散,夕阳下举杯对坐于青苔之上。

注释

湖海:广阔的水域。
高怀:高尚的情怀。
人閒:人间世俗。
蛇影杯:比喻虚幻或不实的事物。
老骨:经历岁月的老骨头。
寒后柏:寒冬中的柏树,象征坚韧。
古心:古朴的心灵。
渴中梅:干渴时的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风日:清风和阳光。
山云:山间的云雾。
碍往来:阻碍来往。
诗香:诗意。
牙颊:指口齿之间。
夕阳:傍晚的太阳。
兰苔:青苔,常用于形容环境幽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竹石亭》,通过对湖海景象的描绘和对竹石坚韧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胸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首句“卷收湖海入高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将广阔湖海之景揽入胸襟的豪迈,显示出其豁达的胸襟。第二句“勘破人閒蛇影杯”则寓言般地揭示了诗人看透人间世事如杯中蛇影般虚幻。

接着,“老骨耐看寒后柏”以老柏比喻诗人坚韧不屈的品格,即使在严寒之后依然挺立,展现出其历尽沧桑后的淡然与坚韧。而“古心相沃渴中梅”则以渴中之梅象征诗人坚守节操,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高洁之心。

“何妨风日同清美,不怕山云碍往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享受清风明月,无惧山水阻隔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其超脱物外的洒脱。最后两句“多少诗香播牙颊,夕阳移酒坐兰苔”,诗人醉心于诗文,与好友在兰苔之上举杯对酌,夕阳余晖下,诗香四溢,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竹窗兄委顺斋

知君委顺是心铭,揭以名斋岂浪名。

夜兔晨乌真似梦,秋虫春鸟不关情。

人生未死终归困,天道从来不益盈。

我亦当今知命者,请于此处话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西山寺主清月

一居西崦一东溟,旷落乾坤本不扃。

古月凄凉惟有梦,清风来往了无形。

翩然好语真心白,中是当年□眼青。

握手笑谈明日事,雪庭庭畔绿杨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西山寺主僧清月

高占古松閒,尘埃笑却还。

禅机参翠竹,诗价重青山。

长与云分榻,时从鹤出关。

谁云寺门小,穷处足清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达观弟送法椿长老入杭

与师交际狎,弟后我居前。

久憩上方阁,忽登西浙船。

翩然如过鹤,听不到啼鹃。

心契无千里,诗盟终有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