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新竹》由明代诗人智舷所作,通过对新竹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品格。
首句“剪去东西寒径茅”,以“剪”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新竹在寒冷季节中破土而出的场景,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绿意,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接着“如簪如角透溪坳”,将新竹比作发簪和牛角,生动地展示了其形态之美,同时“透溪坳”三字,又赋予了新竹一种穿透力,仿佛它不仅仅生长在地面之上,更深入到了溪水的幽深处,展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凡。
“未离紫箨皆含节,直上青云始放稍。”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新竹的成长过程。紫箨,即竹笋外层的紫色皮壳,这里用来形容新竹初生时的状态,含节则意味着它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着固有的节律与秩序。而“直上青云始放稍”则表达了新竹向上生长的决心与力量,仿佛它们的目标就是触及天空,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下来,“修劲挺然齐玉立,欹斜早已付斋庖。”这两句赞美了新竹的修长、坚韧与挺拔,将其比作玉立于世,不仅体现了其外形之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高洁与坚毅。同时,“欹斜早已付斋庖”一句,看似对新竹的倾斜有所惋惜,实则暗含了对新竹虽有曲折但终能保持本色的肯定,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最后,“此君慎勿论新旧,直节虚心并可交。”诗人以“此君”称呼新竹,表达了对它的尊敬与欣赏。这句话强调了新竹无论新旧,都拥有直节与虚心的品质,这些品质使得它成为值得交往的朋友。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不仅赞美了新竹的自然美,更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新竹》一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新竹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精神的颂扬,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