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四)

傍人贺我过省,此老矍然失惊。

不曾西山纳卷,如何南宫奏名。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翻译

旁边的人祝贺我通过了省试,这位老者突然惊讶起来。
我从未在西山读书求学,怎么会进入南宫(朝廷)被提名呢?

注释

傍人:周围的人。
贺:祝贺。
过省:通过省试(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阶段)。
此老:这位老人。
矍然:惊讶的样子。
西山:比喻隐居或求学的地方。
纳卷:入学读书或参加考试。
南宫:指朝廷或官署,这里代指科举考试的最高机构。
奏名:上奏名字,指获得提名或录取。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待功名的态度及其感受的五言绝句,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之手。诗人在开篇即表达了他对于别人的祝贺感到困惑和失望,因为这些祝贺是基于误解——人们以为他考取了功名。

"傍人贺我过省"一句,"傍"字有旁的意思,指的是旁观者,"过省"则意味着通过了某种考试或选拔。诗人受到别人的祝贺,因为他们认为诗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下一句"此老矍然失惊"显示出诗人的困惑和不解——他自己并未有所得,故而感到意外。

接下来,"不曾西山纳卷"这句话强调了事实,即诗人从未参加过类似于科举考试的场合。"西山"这里可能指代考场或是某种特定的考试地点,而"纳卷"则意味着交上试卷。诗人的言下之意,是他并没有参与任何可以让他获得功名的考试。

最后,"如何南宫奏名"一句中的"南宫"常常象征着朝廷或是权力中心,"奏名"则意味着呈报名字,通常是在取得某种成就后,请求朝廷记名。诗人在此质疑,如果他没有通过任何考试,那么又怎么可能在朝廷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呢?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淡漠,以及对外界误解和祝贺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清高自许,对于传统科举道路不屑一顾,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态度。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三)

新贵九迁三接,故交百不一存。

老子进爵曰子,小孙娶妇生孙。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二)

年八十官三品,酒一斗诗百篇。

羽化尸解等耳,宫锦渔蓑偶然。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一)

大绛县人五岁,小鲁申公二年。

楞严已难笔受,尚书尚可口传。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又六言二首(其一)

韶颜譬槿花尔,枵腹仅椰子如。

不知作千年调,谁教盛万卷书。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