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谒忠节祠

两间王气此诸公,万古香名祀一宫。

人代纲常元未坠,侯邦章典故应崇。

冠裳列宿辉光动,朝世沧桑运劫空。

二百里来瞻庙貌,不堪庭木起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庐陵谒忠节祠》。诗中表达了对庐陵忠节祠内先贤英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两间王气此诸公,万古香名祀一宫”描绘了祠堂内供奉的先贤们,他们的英名与王气在此地流传,历经万古,香火不断,祭祀于一座庄严的宫殿之中。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祠堂内的先贤比作拥有王气之人,他们的英名与香火象征着永恒的纪念与敬仰。

颔联“人代纲常元未坠,侯邦章典故应崇”表达了对人伦纲常的坚守与尊崇。这里的“人代”指的是时代,“纲常”指的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侯邦”指的是地方或诸侯国,“章典”指的是礼仪制度。诗人认为尽管时代更迭,但人伦纲常并未消逝,地方的礼仪制度应当得到崇高的尊重和传承。

颈联“冠裳列宿辉光动,朝世沧桑运劫空”描绘了祠堂内祭品的光辉与仪式的庄重。这里的“冠裳”指的是祭祀时穿戴的礼服,“列宿”指的是众多的星辰,这里比喻祭品的光辉如同星辰般璀璨。“朝世”指的是朝代,“沧桑运劫”指的是历史的变迁与灾难。这一联通过星辰的光辉与朝代的更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精神价值。

尾联“二百里来瞻庙貌,不堪庭木起秋风”表达了诗人亲自前往祠堂参拜的感受。诗人从二百里外赶来,瞻仰庙貌,内心充满了敬意。然而,面对祠堂前的秋风中摇曳的庭木,不禁让人感到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先贤英灵的深切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庐陵忠节祠内先贤的赞美、对人伦纲常的坚守、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和对先贤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白芒朱陂

岸岸溪流急,山山篁竹多。

盘回遵石径,迤逦度松坡。

深岭皆宜木,高田亦种禾。

唤鸠梅雨暗,飞燕麦天和。

池卜晴蛙语,村防夜虎过。

稍看民乐土,还苦吏催科。

世事关愉戚,生涯学醉歌。

清溪足鲂鲤,吾欲买渔蓑。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苦竹山

苦竹山高昼景迟,木阴葱茜动南飔。

草间鸣雉忽飞起,傲兀篮舆度岭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板陂铺

到处云山是旧逢,几家茅屋数株松。

邮亭下马午时饭,陇上辍耕谈老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野泊

野外萧条灯火稀,空江孤艇暂相依。

年荒触目俱堪骇,隔岸燎原驱虎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