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华藏庵

鲜健庞翁今罢参,柱杖挂壁云迷庵。

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

未办浮丘招挹袖,且邀弥勒与同龛。

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如今庞翁已不再参与世俗之事,柱杖挂在墙上,云雾缭绕着他的庵堂。
花开时仿佛仙人降临,他以七七之数讲述佛法,三三之言引导修行。
未能如浮丘公般超脱,暂且邀请弥勒佛共居一室。
在庵中他能感知华严世界的奥秘,无需再讨论宗派南北的分歧。

注释

庞翁:指代某位年迈而精神矍铄的僧人。
罢参:停止参与世俗事务。
柱杖:僧人的手杖。
云迷庵:云雾缭绕的庵堂。
聊幻:姑且当作。
仙七七:指仙人降临的神秘数字。
逗机:引导启发。
禅三三:以三三之数讲述佛法。
浮丘招挹袖:像浮丘公那样潇洒地挥手示意。
弥勒:佛教中的欢喜佛。
同龛:共居一室。
华严界:佛教中的华严经所描述的世界。
宗风:宗派的风气或传统。
谈北南:讨论宗派之间的差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为章道祖所作,题为《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华藏庵》。诗中描绘了庞翁(可能是一位修道者)已经结束参禅的生活,柱杖挂在墙壁上,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两句,通过花开和禅语的互动,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道与禅意的氛围。诗人提到未能邀请到仙人浮丘同游,便邀请弥勒佛共居一室,表现出对佛教净土的向往。最后,诗人认为在庵中就能体验到华严世界的深奥佛法,无需拘泥于宗派之分,强调的是内心的领悟超越形式的讨论。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云仙

木叶萧萧兮雨冥冥,山鬼呼风兮猿夜鸣。

巫假神兮惊愚,髡假巫兮乞灵。

云仙来兮瑶席启,坎坎击鼓兮拜寒水。

云仙去兮闪倏不闻,锦伞摇兮望莫云。

纷姣服兮走朝与暮,焄蒿淫昏兮使君怒。

青螭白虬兮不须款帝居,请发镞兮何必天弧。

沉主兮焚屋,正人伸气兮淫神夜哭。

妖止兮俗醇,请倾百川兮寿使君。

鼻亭兮不记营道,苏侯兮已屏尧庙。

愤王去兮响莫出,狄梁公兮方草檄。

形式:

天宝三绝(其一)

凝碧池头弦管声,秋槐落叶若为情。

王维空咏朝天句,谁似当年雷海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月岩

头转狻猊身卧虎,斓斑苔藓苍颜古。

凿空融结宝月形,只露半规馀未吐。

正观傍睨苦有恨,拟借天工脩月斧。

桂树窅窊堕子香,未见姮娥来倚树。

姮娥只今居广寒,虹桥幻成愁阿瞒。

何如岩窦守孤洁,却视玉兔飞云端。

云端之月有圆缺,常在争如石中月。

寒光万丈照幽岩,石上云端两奇绝。

形式: 古风

王季恭蓬斋

湖汊园林隐环堵,系舟几并春风浦。

桑橹无声百丈收,卧听萧萧蓬皆雨。

只今尺五明光宫,清梦时犹记短篷。

斧木为斋劣容膝,舟居非水如张融。

膏火自煎身有累,几人不踏风波地。

阳侯不动箕伯闲,蓬斋赑屃安如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