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下了帘栊,换了熏笼,卸云鬟退了鞋弓。

伤心怕见,鸾枕黏红。把粉痕销,愁痕绣,泪痕缝。

灯又朦胧。漏又丁冬。病霜天又是孤鸿。

断魂几缕,吹散瑶空。似一丝烟,一丝雨,一丝风。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鉴赏

这首《行香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哀愁。开篇“下了帘栊,换了熏笼”,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变换,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转变。接着“卸云鬟退了鞋弓”一句,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卸下妆容、脱去束缚的状态,隐喻着她内心的释放与自我解脱。

“伤心怕见,鸾枕黏红”则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伤痛,鸾枕上的红色痕迹仿佛是她泪水的印记,象征着无法言说的痛苦与回忆。接下来的“把粉痕销,愁痕绣,泪痕缝”三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女子的愁绪、泪水比作可以被“销”、“绣”、“缝”的物质,形象地表达了她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抚平内心创伤的努力与无奈。

“灯又朦胧。漏又丁冬。”这两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孤独感。而“病霜天又是孤鸿”一句,则将女子比作在寒冷霜天中孤独飞翔的鸿雁,不仅描绘了她的身体状态,更深刻地揭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断魂几缕,吹散瑶空。似一丝烟,一丝雨,一丝风。”以自然界的元素比喻女子的情感,将她的心绪比作飘散在空中的断魂,以及轻如烟、细如雨、柔似风的自然现象,既表现了情感的脆弱与易逝,也暗示了女子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行香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深切向往,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六首(其一)

楼外雨潇潇。灯影愁飘。秋心都付与芭蕉。

又是一枝梧叶下,特地销魂。前事忆红桥。

声咽琼箫。画中人送镜中潮。

肠断去年江北泪,流到今宵。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六首(其二)

梦里楚山孤。烟水模糊。天涯还怕有愁无。

昨夜星辰今夜雨,后夜江湖。薄倖怨狂夫。

信也稀疏。画廊鹦鹉一声呼。

红豆有情应化泪,莫化蘼芜。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六首(其三)

孤尽好年华。好事终赊。玉人前度葬桃花。

何苦五更风又雨,逼近窗纱。江上冷琵琶。

芳草天涯。画楼惆怅绿阴遮。

燕子背人何处去,一样无家。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六首(其四)

落叶满江浔。玉宇萧森。秋声都在古墙阴。

但是无情谁解听,人自伤心。心事托瑶琴。

短调长吟。人间何处觅知音。

判取此生愁里活,不道而今。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