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应岙山楼

窈窕苍霞里,登楼爱隐居。

水声孤枕近,山色四窗虚。

林静朝看鹿,心閒夜对书。

独将耽寂意,觉与世情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应岙山楼中栖息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楼的幽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句“窈窕苍霞里,登楼爱隐居”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自得的氛围。诗人选择在苍茫云霞之中登楼,显示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里,“窈窕”不仅形容了山楼所在环境的幽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着,“水声孤枕近,山色四窗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楼周围的自然景象。水声潺潺,仿佛就在耳边,而四周的山色则透过窗户映入眼帘,空灵而静谧。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亲近又遥远的自然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林静朝看鹿,心閒夜对书”则展示了诗人在山楼中的日常活动。清晨时分,诗人静静地观察着林间的鹿群,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心灵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夜晚,他对着书籍阅读,心灵得以安放,远离尘世的喧嚣,沉浸在知识与思考的世界中。这两句通过“鹿”与“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平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独将耽寂意,觉与世情疏”总结了诗人的整体心境。在山楼中独处,他享受着孤独带来的宁静,这种耽于寂静的心境让他感到与世俗情感渐行渐远。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体验,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与书籍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它不仅是一幅静谧山水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15)

万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中西溪山中漫述

岂如陶令荒三径,几见云封满薜萝。

抱病却嫌辞禄晚,入山犹厌识僧多。

蝉声两树经年谢,心绪千端奈老何。

安得尽排人世事,白云流水和樵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燕子矶作

燕子矶前风满台,倦飞高鸟识归来。

波漂云影江心渡,帆带山光寺外回。

病足倩扶将弱息,衰颜难驻付金罍。

乡关日暮犹堪指,北极恩深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新正十日自善卷还吴兴山中遇雨作

夜宿玉潭逢客醉,晓经川岭共僧行。

深村未雨四山暝,樵径无人一鸟鸣。

节近元宵思故里,心随流水急归程。

亦知闻道希形役,沾湿那堪又暮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清道观感怀

绿树阴阴石磴遥,碧岑丹宇倚青霄。

廿年不到归何晚,一月初晴雨复飘。

薜荔云深窥洞府,竹松风度讶仙韶。

客怀幽胜偏多感,不尽江声伴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