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菊

欲荒三径负归期,魂梦何曾到短篱。

九辩不歌陶令老,清香还许入谁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想要在杂草丛生的小路上归隐,却不知何时能实现这个愿望。
即使在梦中,我的灵魂也未曾到达那简陋的篱笆边。

注释

欲:想要。
荒:荒废,杂乱。
三径:指隐居者的家园,常用来象征田园生活。
负:辜负,违背。
归期:归隐的日期或期望。
魂梦:灵魂和梦境。
何曾:从未,不曾。
到:到达。
短篱:简陋的篱笆,象征田园生活或简朴住所。
九辩:古代楚辞中的《九辩》,形容悲凉的诗歌。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老:年老,这里指陶渊明的晚年。
清香:清雅的香气,可能指田园的自然气息或诗人的才情。
入谁诗:进入谁的诗中,即被谁所歌颂。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对菊》,作者施枢是宋代文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般隐逸生活的追慕。首句"欲荒三径负归期"描绘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但似乎未能如愿,暗示了现实中的羁绊。"魂梦何曾到短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深深渴望,即使在梦中也未曾真正抵达那简朴宁静的篱笆小院。

"九辩不歌陶令老"引用了《楚辞·九辩》的典故,暗指诗人虽然年事已高,却无法像陶渊明那样纵情吟唱,流露出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躬耕自足生活的羡慕。"清香还许入谁诗"则表达了诗人期待菊花的清雅之气能被他人捕捉入诗,成为他人笔下的美好意象,这既是对菊花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能亲身体验这种生活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写菊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189)

施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蝴蝶花

芳意深深掩绿苔,粉团香翅自裴回。

多应又怨春归早,化作飞花满树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生公讲台

千人凑座雨天花,片石虽顽识当家。

万境俱空非有相,漫留尘迹与人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生朝报恩夜醮

绛节翩翩七宝车,谣歌飞上玉皇家。

鹤坛月冷天风静,开尽碧桃无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石桥接待(其二)

手笔华严梵笈新,更开宝地接迷津。

一声金磬人初静,月照空山草自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