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端峣阙下呼鞭,綵树遥分坐狄前。
山戏百层平乐地,佛轮千影瑞陁天。
祥风入助银花丽,宝月来供雉扇圆。
献岁承平多乐事,击靴谁美唱唐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宴会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间乐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和平年代的赞美之情。
“云端峣阙下呼鞭,綵树遥分坐狄前。” 这两句描写的是宴会所在的环境,云端指的是高远的地方,峣阙是宫殿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宴会举行的地点显得雄伟而壮观。呼鞭可能是指马匹停放的地方,而綵树遥分则是说遥远的树木似乎被分开,坐狄前可能是在描述宴会前的准备工作。
“山戏百层平乐地,佛轮千影瑞陁天。” 这两句则描写了宴会中的景色和气氛。山戏百层,形容宴会举行的地点层次分明,平乐地则表达了一种欢乐安详的氛围。佛轮千影,是对灯光的美丽描述,瑞陁天则是说这种祥瑞之气充满了整个天空。
“祥风入助银花丽,宝月来供雉扇圆。” 这两句继续描绘宴会的景象。祥风入助,是指和煦的风给这场合增添了一份吉祥;银花丽可能是对灯饰或其他装饰的赞美之词。而宝月来供,形容的是月光洒满了整个宴会场所,而雉扇圆则描写了月亮和窗棂之间的和谐关系。
“献岁承平多乐事,击靴谁美唱唐年。” 最后两句是对这场宴会和当时社会的一种颂扬。献岁承平,是指在新的一年里继承了往年的太平盛世;多乐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时代的满足与喜悦。击靴可能是指宴会中的音乐或舞蹈,而唱唐年则是在赞美当时的繁荣昌盛,认为它可以和历史上著名的唐朝相媲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间乐事以及祥瑞之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个时代的满足与喜悦,以及对未来和平年代的美好祝愿。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吏罢得休沐,襟怀萧散中。
静时飞蝶梦,閒处上皇风。
稚筱因依碧,疏花磔索红。
素餐无所事,天幸一衰翁。
日下炎氛歇,风生凉意添。
树花閒纂纂,楼月静纤纤。
倦绠仍垂缶,昏钩半上帘。
畦瓜已堪摘,纳履自无嫌。
幽兴足端倪,危桥便见溪。
浪轻鱼喜掷,山近鸟工啼。
弱苇披风溆,凉蔬甲雨畦。
使君来已屡,林下自成蹊。
雩上鲜风拂袂过,讼庭谈树自婆娑。
东家屋壁韦经绝,左氏门庭赋笔多。
岫幌蟾蜍生夕露,墨池科斗动圆波。
学诗梦草丰馀暇,万寿称觞醉弁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