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一首

五陵少年铜乳臭,哲肃何甘作牛后。

曲合污世乡愿徒,俗学聋瞽纷芜莠。

文士规模正始间,风流可喜未曾有。

志士机敏常济务,斡旋金谷捷趋走。

取乱尤须见兵势,料敌先应决攻守。

至言硕画安危机,却顾前思能审究。

服戎角力乃兵耳,入幄造膝直禦寇。

人心天意归有道,务穑训学臻富寿。

自古迂儒无益算,盖世奇才实天授。

谁能剡牍出公言,明年定取单于首。

形式: 古风

翻译

五陵的少年们趾高气昂,智慧严肃的他们怎甘心屈居人后。
他们的曲调迎合了污浊世界的愿望,世俗学问让他们盲目而杂乱。
文人墨客效仿正始时代的风范,他们的风雅令人欣喜,前所未见。
志士们机智敏捷,常常能处理事务,迅速在金谷中穿梭应对。
夺取混乱更需看清战局,预测敌人先要决定进攻还是防守。
深刻的言论和详尽的计划能应对危机,回顾过去,深思熟虑。
真正的战争是披甲角力,进入帷幄,直面敌人。
人心和天意最终会回归正道,致力于农耕教育才能带来富饶与长寿。
自古以来,迂腐的儒生没有实际作用,真正的奇才都是上天所赐。
谁能写出公正直言的文章,来年必定能斩下单于的头颅。

注释

五陵少年:指京城贵族子弟。
铜乳臭: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气息。
哲肃:智慧严肃。
牛后:指地位低下的人。
曲合:迎合。
乡愿徒:乡愿,指迎合世俗的人。
俗学:世俗学问。
聋瞽:比喻盲目无知。
芜莠:杂乱无章。
正始间:魏晋时期。
风流:风采风度。
斡旋:调解,处理。
金谷:金谷园,古代名胜地。
取乱:乘乱。
料敌:预料敌人。
决攻守:决定进攻或防守。
至言硕画:深思熟虑的策略。
审究:仔细研究。
服戎:披甲。
角力:战斗。
直禦寇:直接抵御敌人。
务穑:从事农业。
训学:教育。
富寿:富裕且长寿。
迂儒:迂腐的儒生。
益算:实际作用。
盖世奇才:世间罕见的杰出人才。
天授:天赋异禀。
剡牍:书写奏章。
公言:公正之言。
单于:匈奴首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的《国士一首》,主要赞扬了一种英勇智谋的国士形象。诗中描述了五陵少年虽出身富贵,但不甘平庸,追求风流倜傥且心思敏锐,擅长处理政务和军事策略。他们深谙兵法,能够在关键时刻洞察形势,制定正确的攻守策略。诗中强调了智慧与勇气在国家危难时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教育和农耕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长寿的理念。

诗人还批评了那些只会空谈的迂腐之士,认为真正的英雄是像国士那样具有实际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最后,诗人期待这样的国士能够直言不讳,为国家出谋划策,预言他们将在来年取得显著的战果,甚至可能斩下敌首。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智勇双全的国士,表达了对他们的期望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饮一首

微生无限死之徒,瓦解丝棼不易图。

一篑区区裨大坏,力行踽踽竞长途。

韬钤筹策皆摧折,文籍条纲总阔疏。

谁料孟嘉为谢傅,笑观蒋干待周瑜。

形式: 七言律诗

奉和秘监洪丈迎谏议徐公建除之什并次元韵

建极翊皇舆,蓬庐怀致主。

除书肆时夏,提纲众目举。

满朝想风采,爱及巾垫雨。

平平戒自守,落落进攻取。

定倾繄其人,防秋今尚暑。

执舆岣嵝岭,栉风闽海浦。

破的出新诗,江山缭樽俎。

危机见未萌,刚鲠殊不吐。

成宪万方瞻,作者七人数。

收召无遗贤,商山非为吕。

开悟尧舜心,亢宗诚刻苦。

闭门踰厥垣,孰与驱驰许。

形式: 古风

往日

往日承平孰为裁,诚能俾乂固当谐。

岂云小辩能回斡,际遇长才力洽该。

大块惨舒嘘翕顷,元明迷喻唯阿开。

斗南必有圆机士,安得一樽陈此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松门

山川忽摇落,风雪交岁暮。

堂堂十八公,正尔守门户。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