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后观及通鉴五代之际成败得丧废兴之迹因为感慨用前韵

溪山适兴且闲行,绿藓苍苔任点裳。

看镜已侵双鬓碧,忧时每觉寸心伤。

驰名扰扰终安用,浩饮陶陶计亦长。

千古英雄谁可问,累累邱陇水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沿着溪流山间随意漫步,任由绿色苔藓沾湿衣裳。
照镜子已见两鬓斑白,忧虑时事总让内心悲伤。
名声显赫终究有何用,畅饮陶醉或许能暂忘。
千百年来英雄何处寻,只留下一座座荒冢,水波荡漾无边无际。

注释

溪山:山水风景。
适兴:随性而行。
闲行:悠闲漫步。
绿藓:青苔。
苍苔:深绿色苔藓。
点裳:沾湿衣服。
看镜:照镜子。
双鬓:两鬓。
碧:白色(形容斑白)。
忧时:忧虑时事。
寸心:内心。
驰名:名声显赫。
扰扰:纷扰。
终安用:究竟有何用。
浩饮:畅饮。
陶陶:陶醉。
千古:千百年。
英雄:英雄人物。
谁可问:何处寻找。
累累:众多。
邱陇:坟墓。
茫茫:无边无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漫步的景象,心境则是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感慨。开篇“溪山适兴且闲行,绿藓苍苔任点裳”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悠然自得,同时也描绘出山野的美丽景色。“看镜已侵双鬓碧,忧时每觉寸心伤”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头发斑白的感慨,以及对于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忧虑。

“驰名扰扰终安用,浩饮陶陶计亦长”一句中,“驰名”指的是追求名利,而“终安用”则是对这种行为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富贵的看淡态度。同时,“浩饮陶陶计亦长”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千古英雄谁可问,累累邱陇水茫茫”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追思,以及对那些成败兴衰的历史事件的感慨。这里的“累累邱陇”形容的是连绵不断的山陵,而“水茫茫”则形容了广阔无边的江河,通过这种景象来比喻历史的深远和复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英雄成败的沉思与感慨。

收录诗词(74)

卫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乐提刑寿二首(其二)

绣衣持斧按蛮荆,三见门弧喜气盈。

孟子能令棠粟发,不疑更使汉刑平。

好将两手摩铜狄,长对三秋正玉衡。

闻道中宵思贾傅,江湖未可老鳣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为乐提刑寿二首(其一)

千里潇湘秋气清,使星高并寿星明。

云槎端向银河上,仙桂真从璧月生。

好善优优乐正子,腾光焰焰李长庚。

会看初度称觞后,径驾锋车入帝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为运使蔡国博寿二首(其二)

西山南浦气葱葱,夜拥长庚粲碧空。

惠露昔沾江汉表,使星今照斗牛中。

晚粳已喜霜前熟,宿麦应从雨后丰。

十一州人还得饱,绣衣寿斝与民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为运使蔡国博寿二首(其一)

橘颗围仙饱紫芝,菊潭酿酒拍金卮。

九秋沆砀成功日,六辔光华初度时。

试问江湖劳漕挽,何如朝夕密论思。

预知来岁生朝后,更著宫袍拜赤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