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二)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

静躁殊途知自识,荣枯一贯亦何争。

道傍病树人从老,溪上新苔我独行。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云雾缭绕的长松寺每日都在,丝竹声中年复一年的细柳营。
内心宁静与浮躁截然不同,明白自己的道路,荣誉与衰败都是一体,又何必争执。
路边的老病树见证了人们的衰老,而我独自漫步在溪边新生的青苔上。
如果能见到净名居士那样的高人,我的逍遥自在绝不亚于庄周的逍遥游。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平静。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云雾缭绕的山间,每天都有清澈的泉水流过,古老的松树旁边是一座静谧的寺庙;岁月在这里缓缓流转,柳树随风轻柔地摇曳,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致。

“静躁殊途知自识,荣枯一贯亦何争。”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平静与躁动不同的路上,诗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世间的是非成败,荣华或是衰微,都是一贯的自然规律,不值得去争斗。

“道傍病树人从老,溪上新苔我独行。”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独自漫步情景:路边有枯萎的老树,旁人都随着时间流逝而老去;而诗人自己则在溪水之上,踩着青翠的新苔,独自行走。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如果遇到清净无为的隐者,也许会有交流;但对于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人认为完全不必向世俗的庄严生活看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96)

李咸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三)

莫言天道终难定,须信人心尽自轻。

宣室三千虽有恨,成周八百岂无情。

柏缘执性长时瘦,梅为多知两番生。

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四)

不论轩冕及渔樵,性与情违渐渐遥。

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

清闲自可齐三寿,忿恨还须戒一朝。

好学尧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五)

春风春雨一何频,望极空江觉损神。

莺有来由重入谷,柳无情绪强依人。

汉庭谒者休言事,鲁国诸生莫问津。

赖是水乡樗栎贱,满炉红焰且相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六)

三十年来要自观,履春冰恐未为难。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早是人情飞絮薄,可堪时令太行寒。

多惭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岚坐卧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