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山寺

百尺寒崖一径分,攀萝步步陟青云。

江山好景吟新句,猿鹤欢声识旧群。

壁为题诗尘不染,池因供砚水犹薰。

旁人莫讶登科久,二十年前此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一条小路在百尺寒冷的崖壁上分开,我手抓藤蔓一步步攀登直入青云。
欣赏这壮丽山河,我灵感涌现写下新的诗句,猿猴和鹤鸣声似乎也认出了我的老朋友。
墙壁上我曾题诗,尘埃未染,池塘边我曾研墨,水气仍香。
旁人不必惊讶我等待科举已久,二十年前我就在这里谈论过文章。

注释

百尺:形容极高。
寒崖:冰冷的悬崖。
攀萝:攀爬藤蔓。
陟:登高。
青云:高空。
江山:山河。
吟:吟诵。
新句:新的诗句。
猿鹤:猿猴和鹤。
旧群:老朋友。
壁:墙壁。
题诗:题写诗歌。
尘不染:干净无尘。
池:池塘。
供砚:研磨墨水。
犹薰:仍有香气。
登科:科举及第。
久:长久。
论文:谈论文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顶山寺的游历之情景。开篇“百尺寒崖一径分,攀萝步步陟青云”两句,形象地展示了登山的艰难和险峻,以及诗人攀援植物一步步向上攀爬至高处云雾缭绕之所。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透露出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的“江山好景吟新句,猿鹤欢声识旧群”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到达高处后,对于美丽的江山景色发出感慨,并即兴赋诗。其中,“猿鹤欢声识旧群”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对同类文人的认同之情。

“壁为题诗尘不染,池因供砚水犹薰”两句,是对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墙壁上留下的诗作,如同清净无尘,彷彿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纯洁。而“池因供砚水犹薰”则是说池中水源用于磨墨,使得墨水依旧温热,透露出诗人对书写和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

最后,“旁人莫讶登科久,二十年前此论文”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往学业成就的自豪,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登科”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而“二十年前此论文”则暗示了诗人在多年以前便已有着出色的文学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和学业成就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

何若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羊肠有路地多险,马脊无人天一隅。

形式: 押[虞]韵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其一)

东风转瞩又东皋,久赋将芜力未薅。

古木阴深巢燕弱,荒陂水浅怒蛙豪。

儿痴方拟半栽秫,身隐尚嫌全种桃。

何许蕨薇君欲采,饥眠堪羡华山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大蓬山天宝碑

谁向山阴谩刻镌,雨淋日炙隶文全。

依稀记得升平事,天宝犹题十二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景福寺

山留灌木冬长茂,岩抱阴云冻不开。

沧海未乾徐福死,更于何处觅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