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

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门前倒映着水面的青苔,春天围绕着花枝缓缓绽放。
道路遥远,游人罕至,白天漫长,只有鸟儿飞来飞去。

注释

柴门:简陋的木门。
照水:倒映在水中。
青苔:一种绿色的苔藓,常生长在湿润阴暗处。
春绕花枝:春天环绕着花朵。
漫漫开:慢慢地开放。
路远:道路遥远。
游人:旅行的人。
行不到:很少有人走过。
日长:白天漫长。
啼鸟:鸣叫的鸟儿。
去还来:飞来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柴门照水见青苔",设定了一个静谧的乡村场景,其中“柴门”指的是用木柴编织的篱笆或是围墙,透过这样的简单自然界限,可以看到水边生长着青翠欲滴的苔藓。接下来的"春绕花枝漫漫开"则展现了春天植物繁盛的情景,其中“春绕”意味着春意盎然,“漫漫开”形容花朵开得茂密而不规则,给人以无尽的生机与美感。

后两句"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则从另一角度切入,描绘了春日悠长和自然界的宁静。其中“路远”暗示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游人行不到”意味着这里不为世人所熟知,不受外界干扰。而“日长啼鸟去还来”则捕捉到了春日光阴长久,连鸟儿也似乎有了一种悠闲的态度,它们或是在枝头啄食,或是飞来飞去,享受着这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于远离尘嚣、与大自然共融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春日即事

池北池南春水生,桃花深处好闲行。

细思扰扰梦中事,何用悠悠身后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日席上

十年流落负归期,临水登山各有思。

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鹧鸪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风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池暖水香鱼出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谒荆公不遇

春江渺渺抱墙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青旗催日下城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