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綦崇礼所作的《扈从书事》。诗中描绘了扈从皇帝出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回归故乡的渴望。
首联“扈从官班近,艰难报效微。”点明扈从的身份与处境,虽身在皇帝身边,但面对国家的艰难时刻,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颔联“又同陪法驾,复共著征衣。”进一步描述扈从的职责与行动,与皇帝一同出巡,穿上战袍准备应对可能的危机。
颈联“举目江山好,伤心井社非。”诗人抬头望见壮丽的江山,心中却为国家的现状感到悲伤,井社(指民间)的安宁已不复存在。尾联“何当戎马定,却作故乡归。”表达了诗人期盼战争早日结束,自己能平安回到故乡的心愿。
接下来的四句“负郭田园美,迎霜雉兔肥。风尘嗟澒洞,梦寐怅依稀。”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好画面,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动荡时局的感慨与无奈。田园虽美,但因战乱而难以享受;梦境中虽有回归故乡的希望,但现实却是风尘仆仆,道路坎坷。
最后两联“圣主兴皇祚,群公翊政机。时平当自劾,还采故山薇。”诗人转向对国家领导层的期待,希望圣明的君主能振兴国运,群臣辅佐政策。在和平到来之时,诗人应主动检讨自己的过失,并回归田园,过上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