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天人感应吟》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人与天意之间的微妙关系。首句“人心才动老天知”,表达了作者对天人感应观念的认同,认为人的内心活动甚至细微的情绪变化都能被上天察觉。接下来的“谁道天高人可欺”则暗示了人不可低估自然法则或宇宙秩序的力量。
“暗漏屋中神亦格,高明家里鬼常窥”两句,通过屋漏之神和家中的鬼魅来比喻,揭示了即使在最隐秘的环境中,天意依然无所不在,警示人们行事要谨慎,不可妄为。
“是非有路终须审,祸福无门只自祈”强调了判断是非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明辨是非,同时认识到祸福并非由外在因素决定,而是个人行为的结果,应自我反省和祈祷。
最后,“点检人间兴废事,毫釐应付不差移”总结全诗,指出天人感应并非迷信,而是对世间变迁有着精准的洞察,提醒人们在处理世事时要细致入微,丝毫不敢懈怠。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通俗易懂,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