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村居九日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

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

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

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

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

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

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

玉山颓处,要看攲帽如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季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九秋气爽"一句,直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季节和氛围。秋天的凉爽气候,为诗人的感官体验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接下来的"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则具体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溪山刚经历了一场雨后,周围环境显得格外的清新和宁静。"篱菊妍英"中的菊花,被诗人赋予了特别的情感,它们在秋日中展现出特有的美丽。

"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表明诗人对这个时节的喜爱与珍视,而"色妙香殊,匀浮瓯面"则进一步描绘菊花的美丽。这里的"俗状卑金斝"可能是在强调菊花的价值超越了世间的黄金。

"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中,诗人似乎在描述一种欢乐的场景,或许是自己与友人共同享受这美好时光。"村外草草杯盘"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而"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则表达了这种生活状态的珍贵和无法用金钱衡量。

"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中的景象,则是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到了傍晚,"向晚婵娟,半轮斜照"中,诗人的情感似乎更加内敛和深长。

最后,"玉山颓处,要看攲帽如画"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古典美的追求,或是对某种完美境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俗世、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1)

米友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名寅哥、鳌儿。其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其运用“落茄皴”(即“米点皴”)加渲染之表现方法抒写山川自然之情,世称“米家山水”,对后来“文人画”影响较大。其做官后甚自秘重,所画虽亲朋好友亦无缘得之,众嘲曰:“解作无根树,能描濛鸿云;如今供御也。”

  • 字:元晖
  • 籍贯:不肯与闲
  • 生卒年:1074-1153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野外不堪无胜侣,笑谈安得君同。

四时景物一壶中。醉馀临望处,远岫数重重。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晓风萧爽韵疏松。娟娟明月上,人在广寒宫。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

红妆揭调十分斟。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

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

娟娟今夜满虚庭。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昨夜扁舟沙外舣,淮山微雨初晴。

断云飞过月还明。一天风露重,人在玉壶清。

水际不知何许是,遥林□辨微青。

醉迷归梦强□凌。谁言东去雁,解寄此时情。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

不堪回首到江城。墙趺围瓦砾,鸥鹭见人惊。

日愿太平归旧里,更无馀事关情。

小营茅舍倚云汀。四时风月里,还我醉腾腾。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