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渡舟行即事

破晓波光一镜澄,瞳瞳旭日正东升。

篷窗露润襟如湿,帆席风微桨乍增。

吟咏恰邀知己友,跏趺长似坐禅僧。

枫林偶泊浑无事,閒看渔翁补旧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乘舟于关渡河上所见之景,诗人以细腻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首句“破晓波光一镜澄”以“破晓”点明时间,以“波光一镜澄”描绘出水面在晨光映照下如同明镜般的清澈景象,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接着,“瞳瞳旭日正东升”一句,通过“瞳瞳”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初升太阳的光芒,强调了日出时分的明亮与生机。这一句与前句相呼应,将画面从水面转向天空,进一步丰富了视觉感受。

“篷窗露润襟如湿,帆席风微桨乍增”两句,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细节。篷窗上的露水仿佛沾湿了衣襟,微风轻拂,船帆轻轻摇动,桨声渐起,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舟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吟咏恰邀知己友,跏趺长似坐禅僧”两句,诗人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吟咏之声似乎邀请了知音好友一同欣赏这美景,而“跏趺”与“坐禅僧”的描述,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枫林偶泊浑无事,闲看渔翁补旧罾”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岸边,枫林间偶有船只停泊,渔翁在悠闲地修补渔网。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满足,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重游栖云顶,即景作画并题(其一)

晴川历历树毵毵,游侣追随兴倍酣。

笑指旧时行乐地,绿阴深处小溪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重游栖云顶,即景作画并题(其二)

一幅云烟爪迹留,不堪回首忆前游。

晚霞影落长天外,画出秋光古渡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月夜同杨雨峰芝兰访友

篷窗试茗当飞觞,银汉无云夜色凉。

明月满船人访戴,清箫一曲客携扬。

渡头犬吠知村近,水面荷齐得露香。

遥指榜人停泊处,竹桥以外是山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怀榕城陈连峰广文

每从海上望高嵩,十载无由诉别衷。

侠气干云敦旧雨,贤声贯耳播春风。

星因德聚同时出,楼比名高百尺雄。

翘首渊源深景仰,赏心何但企丝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