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八十八)

咄这维摩老,悲生空懊恼。

卧疾毗耶离,全身太枯槁。

七佛祖师来,一室且频扫。

请问不二门,当时便靠倒。

不靠倒,金毛师子无处讨。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翻译

呵斥这位维摩老者,他的悲伤源于空虚的烦恼。
他病卧在毗耶离城,身体瘦弱得过分。
七位佛祖的导师前来,他打扫起居室频繁。
询问那不二法门,他立刻全心投入。
若不全心投入,连金毛狮王也找不到依靠。

注释

咄:呵斥,责备。
维摩老:佛教人物,维摩诘大士。
悲:悲伤。
空懊恼:空虚的烦恼。
卧疾:卧病。
毗耶离:古印度城市。
全身:全身上下。
太枯槁:极度消瘦。
七佛祖师:指过去七位佛陀。
一室:居室。
频扫:频繁打扫。
不二门:佛教术语,指唯一真实之道。
靠倒:全身心投入。
金毛师子:比喻有威严的导师或修行者。
讨:寻找,依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八十八首。诗人以调侃的口吻,描绘了一位名叫维摩的老者,他的心境充满悲苦,对空幻的世间感到懊恼。他身患疾病,居住在毗耶离城,身体极度消瘦。尽管七佛祖师曾来访,他仍专注于内心修行,频繁清扫禅室,寻求佛法真谛。

诗人提到“不二门”,这是佛教中表示超越对立、达到绝对真理的境界。维摩老者对于这个至高无上的佛法之门,表现出极高的追求和渴望,甚至希望能立刻领悟,直接进入不二门的境地。若不能立即领悟,他就如同金毛狮王失去了依靠,暗示了佛法修行的艰难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维摩老者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佛法追求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六)

去却一,拈得七,上下四维无等匹。

徐行踏断流水声,纵观写出飞禽迹。

草茸茸,烟羃羃,空生岩畔花狼藉。

弹指堪悲舜若多,莫动著,动著三十棒。

形式: 偈颂

颂一百则(其九十三)

遍身是,通身是,拈来犹较十万里。

展翅崩腾六合云,抟风鼓荡四溟水。

是何埃垲兮忽生,那个毫釐兮未止。

君不见网珠垂范影重重,棒头手眼从何起。喝。

形式: 偈颂

颂一百则(其三十一)

镇州出大萝卜,天下衲僧取则。

只知自古至今,争辨鹄白乌黑。

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颂一百则(其四十)

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秤兮不在盘。

便与么,太无端,金毛师子大家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