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饮王立之家同赋三头牡丹依次定十韵节得牡字

异时王公门,使车驾四牡。

殊方仰吾父,天子尊伯舅。

舒迟入枢府,易若屈伸肘。

风流未疏缺,日月竞奔走。

诸孙以文嗣,文字宗科斗。

英华被草木,美成岂不久。

宜哉此花瑞,鼎立世无有。

绵力为君赋,半夜饥肠吼。

尺寸窘吾步,岂复到渊薮。

翻然欲投笔,大恐惠文纠。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天的宴会上,诗人饶节与友人在王立之家共饮,一同吟咏三头牡丹,各自赋诗,以“牡”字结尾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牡丹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珍惜。

诗的开头提到宴会的场景,王公贵族聚集,使者的车辆载着四匹马,显示出宴会的盛大和尊贵。接着,诗人描述了宴会中的氛围,宾客们对主人的尊敬,以及主人在枢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宴会的气氛轻松愉快,如同主人的手势般流畅自如。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牡丹的赞美,称其为“花瑞”,寓意着吉祥和繁荣。牡丹的美丽不仅体现在花朵上,也影响着周围的草木,预示着美好的未来。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景象的喜爱,并希望以此为灵感,创作出富有力量的诗歌,即使在饥饿时也能激发灵感。

然而,诗人的思绪突然转变,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担心自己的才华会被束缚或限制。这种自我反思和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放弃写作的冲动,但又害怕这种行为会受到指责或批评。这种内心的挣扎,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能力的审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对牡丹的赞美以及诗人内心的自我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生活的风貌和对艺术的追求。

收录诗词(382)

饶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诗僧。一字次守,、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 字:德操
  • 籍贯:自号倚松道
  • 生卒年:1065~1129

相关古诗词

士大夫湛于不义虽穷极富贵君子过之弗顾而况女子失身于委巷容笑之贱亦岂能自拔哉吾友人赋叹息行有谓而作诸人既属和仆亦拟古乐府为辞伤之于其末开之以正是亦诗人之志也

叹息复叹息,丹砂为土玉为石。

谁家女儿妙无敌,日日当窗泪沾舄。

问之何思复何忆,深颦欲语语不得。

回身抱琴不回面,清商自写昭君怨。

朔风萧萧霜月悬,万里胡沙鸣一雁。

此声此意太分明,犹恐君侯未会情。

从头却欲为君说,恐君断肠君勿听。

黄鹤一去已千里,雉子高飞亦能几。

人生长短要自裁,嗟尔此身今已矣,刺刺促促徒为尔。

形式: 古风

次韵刘无言游法云寺

磨蚁迭左右,铁炭互俯仰。

岁月如牧马,快骤脱羁鞅。

方希草玄雄,未羡画眉敞。

刘侯启予者,险韵写胜赏。

读之令人醒,居然见图像。

我昔曾此游,僧梵荐肸蚃。

撞钟鸣木鲤,破我颠倒想。

百年能几许,万事苦鞅掌。

丧身声利场,齿角伐犀象。

前辈晓云散,后生春水长。

君看门外辙,盛气日来往。

道人初不省,禅寂异到壤。

乃知雨花地,可以透迷网。

君侯此嘉集,尘迹已相荡。

援琴写我叹,中夜发哀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为谢无逸赋陈氏贯时轩

西园拱群木,严霜损天和。

岂不惜嘉阴,奈此风雨何。

青青繄此君,凡材不同科。

君知不同科,何必叶与柯。

试看一尺根,节已倍身多。

故令卷箨中,高韵不可摩。

陈侯定可人,厚礼为君罗。

视此种竹心,知君减悲歌。

吾徒涉世疏,投足得诋诃。

何如雪月际,对君自婆娑。

但无我履声,与子相经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次韵李二

道散士不守,君子利为上。

交游固窦灌,父子亦歆向。

繄我二三友,日月共照临。

殊乡不殊习,异族岂异心。

吾徒拙身谋,要是沧海客。

大材费伐剪,古乐难考击。

相逢聊解颜,把酒听软语。

断水洗垢病,戛玉开未寤。

男儿生堕地,脚迹付九州。

不知谁主盟,会此车与舟。

愿毕已醉杯,竟比难得欢。

明朝黄子别,离恨已阑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