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赵鹤的《登岱四首(其一)》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象和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崇高地位。首句“分明苍秀拔云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泰山峻峭挺拔,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色。"谁凿当年混沌胎"则暗喻泰山是天地开辟之初的自然奇观,富有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山压星辰从下看,海浮天地自东回”,进一步描绘了站在泰山之巅所见的壮丽景象,仿佛连星辰都被压低,而大海似乎随着天地的东移而起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出泰山的宏大与气势。
“一时岱狩雍容礼,千古嵩高制作材”将泰山与古代帝王的封禅仪式相连,强调了泰山在礼仪制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赞美了其作为皇家建筑的优质石材来源。
最后两句“载说皇朝称祀诏,始知神哲奠三才”总结了泰山在历史上的祭祀传统,被视为天地人三才交汇的神圣之地,体现了人们对泰山的尊崇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历史内涵,展现了泰山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价值,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