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莫如忠为冯南江侍御即将前往雷阳时所作的赠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得遂生还雨露宽,不堪憔悴复南迁”,开篇即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点——雷阳,以及这一行程的艰难与不易。诗人以“雨露宽”比喻友人得到的关怀与恩泽,而“憔悴复南迁”则形象地描绘出友人因公务或命运所迫,不得不再次踏上南行之路的疲惫与无奈。
颔联“持将白日浮云意,行尽黄茅瘴海边”,进一步展现了友人旅途中的心境与环境。诗人用“白日浮云”象征友人心境的复杂与变化,同时“行尽黄茅瘴海边”则描绘了友人将要面对的恶劣自然环境,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颈联“心壮此时岐路别,名高终古斗霄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在分别之际,友人心志坚定,即使面临歧路也无所畏惧;而“名高终古斗霄悬”则预示着友人未来成就的辉煌,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在个人的事业上,都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尾联“谁嗟越绝音书滞,正忆雷阳召寇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在友人远离家乡,音信难通之时,诗人不禁回忆起过去与友人的相聚时光,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友人旅途安全与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