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春吟

自古言花须说莺,莺花本合一时行。

因何花谢莺才至,浪得莺花相与名。

辄欲问春春不应,私于蜂蝶有何情。

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自古以来谈论花就必须提到黄莺,因为黄莺和花开本是同一季节的盛事。
为何花朵凋零后黄莺才出现,这使得黄莺和花朵有了共同的名字。
我总想询问春天,但春天却不回应,它对蜜蜂和蝴蝶又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呢。
流连的黄莺不愿辜负春天,它一声接一声地啼叫,声音绵延不断。

注释

莺:黄莺,鸟名,此处指春天的象征。
莺花:黄莺和花朵,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
浪得:无端获得,此处指黄莺和花名的巧合。
辄欲:总是想要。
蜂蝶:昆虫,春天常见的访花者。
辜负:使……失望,这里指黄莺不愿错过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问春吟》,以莺和花的关系为题材,表达了对春天的探寻和感慨。首句强调自古以来莺花相伴的美好,暗示两者在春天里共同绽放。然而,诗人疑惑为何花儿凋谢之际,莺鸟才翩然而至,似乎莺花的名声是虚妄的。接着,诗人向春天发问,但春天却无声回应,暗示春天对蜂蝶的眷恋可能更甚于人。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流莺不断啼鸣,也无法挽留春天的脚步,它辜负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最后两句,通过莺鸟的啼叫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整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何处是仙乡

何处是仙乡,仙乡不离房。

眼前无冗长,心下有清凉。

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

若能安得分,都胜别思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初夏闲吟

绿杨深处啭流莺,莺语犹能喜太平。

人享永年非不幸,天生珍物岂无情。

牡丹谢后紫樱熟,芍药开时斑笋生。

林下一般闲富贵,何尝更肯让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谢君实端明

曹王八斗才,今日为余催。

锦绣佳章里,芝兰秀句开。

烦痾熸躯体,溽暑烁楼台。

宜把君诗讽,清风当自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即事吟

事到患来频,何由得任真。

就新须果敢,从善莫因循。

盗亦自有道,人而或不仁。

义缘无定体,安处是行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