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琼州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琼州的地理位置、山脉走势以及水流方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五指分山析四州”,开篇即以“五指”形象地描绘出琼州周围群山环抱的地形特点,仿佛五根手指般将四周的山脉分割开来,形成独特的地理格局。“析四州”则点明琼州位于这四州之中,地理位置独特。
“那盆峻岭却当头”,进一步描述了琼州前有峻岭相迎的景象,如同一个盆状地形,凸显出琼州的地势特点。这里的“那盆”形象地描绘了琼州前的山脉布局,而“峻岭却当头”则强调了这些山脉的高耸和对琼州的直接影响。
“一支泻下朝东水,去与琼州作上流。”最后两句则转向对琼州河流的描绘。诗人以“一支泻下朝东水”形容琼州的河流从高处奔腾而下,最终流向东方,为琼州带来生机与活力。同时,“去与琼州作上流”不仅说明了河流的流向,也暗含了琼州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它位于河流的上游,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琼州独特的地理风貌和自然景观,同时也蕴含了对琼州地理位置和环境价值的深刻理解。